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全球縱橫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逸陽空港小學舉行『紅領巾愛祖國 攜手築夢向未來』慶六一活動
· 『「橋」見海河 邂逅浪漫』——橋邊音樂匯『樂』見六一
· 嗨嗨嗨!東麗湖畔首屆大學生音樂節開唱啦!
· 關愛血液病兒童 天津市紅十字『彩虹計劃』送出581份愛心禮物
· 難得一見《羅帕記》 吳瓊攜黃梅戲經典劇目亮相津門
· 『李愛銳:百年蘇格蘭體育傳奇』紀念展在津開幕
· 天津新聞 (2024-06-01)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6-01)
· 系統昇級完成! 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可正常辦理業務
· 百億公益 健康中國 寶恆集團戰略昇級發布會舉行
 

從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國紐約百年變遷回顧

http://www.enorth.com.cn  2001-11-24 09:58
 

 

  到紐約來的國內朋友常會問起紐約市有多大面積和多少人口。實際上,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一是行政區域上的小紐約,如果按照紐約市政府的官方統計,紐約市面積爲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紐約人口爲800.8萬人。二是人們概念中的大紐約,大紐約地區除紐約市所屬的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昆士和斯坦騰島5個區外,還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個縣市,面積爲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680萬。

  紐約作爲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國最大的金融、商業和文化中心。由於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所以紐約又自封爲世界的首都。同其他美國城市一樣,紐約也是通過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斷髮展到如今這樣的規模的,其變遷過程中的特點之一就是先實行城市化,然後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過渡。

  工業革命加速城市化進程

  紐約市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紐約市是1898年由曼哈頓等五個區合併而成的。其實,合併建市的設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經萌發,但真正落實卻等了很長時間,先是曼哈頓和布朗克斯合併,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紐約市,隨後又把美國當時第四大城市布魯克林及昆士和斯坦騰島一起併入了紐約市。合併後的紐約市佔地面積930平方公里,成爲當時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約336萬,僅次於英國倫敦。

  紐約各區合併建立世界級大都市可以說是美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美國城市化的進程基本上是伴隨着美國曆史的發展和現代化歷程。19世紀末,美國農業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率,不僅爲城市發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還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紐約周邊農村地區的農業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紐約市遷移,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紐約城市化的進程。統計資料顯示,1860年到1910年期間,美國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農村人口僅增加了一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鄉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程度。紐約同美國其他城市一樣經歷了快速變遷,鄉村人口以及工廠紛紛向紐約聚集,紐約的城市規模迅速膨脹。到1921年,紐約市的人口則由建市初期的336萬人猛增到618萬人。

  1929年,紐約市已經大廈林立,僅摩天大樓就有188幢,電車汽車也已經開始普及,所有這一切都得益於工業革命。美國在19世紀末完成工業革命,到20世紀20年代完成城市化進程。1920年,美國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1.2%,標誌着美國成爲一個城市化國家。工業化時期,電力、鍊鋼等新技術的運用有力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爲大規模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大工業還創造了全國性的交通網絡,城市沿着這些交通線從港口向內陸腹地推進。市內交通狀況的改善和高層建築的出現是紐約城市化進程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條件。

  城市功能與角色的變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內容,是城市化在經濟生活方面的表現。紐約是工業化時代典型的綜合性城市。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紐約是海港城市,紐約的繁榮先是以貿易爲基礎的。紐約的商業功能得到鞏固後便控制兩條貿易線,即北大西洋到歐洲的海運和通往美國內陸腹地的陸運。在全美國對外貿易中,紐約處於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其次,紐約在工業化時期是全美最大的工業基地。工廠企業雲集於此,加快了紐約城市化進程。再之,紐約華爾街作爲美國及世界金融中心更是聞名遐邇,它向國內外提供金融服務,其資金在全美和全世界都具有支配作用。在工業時代,紐約已經發展成爲集金融、工業及服務業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

  紐約城市化的進程表明,紐約的城市功能同美國的產業政策關係密切。工業革命以後,美國的經濟結構分化爲多層次的經濟。首先製造業崛起,並且超過了農業。其次是第三產業較工業化前有所增加,表現爲政府部門擴大,學校科研機構增加,服務業不斷髮展以適應產業結構變化的需要。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紐約市抓住了機遇,不斷調整自己和適應新形勢,跟上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最終發展成爲多種產業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綜合性城市,成爲美國經濟金融的中心。

  城市化弊端不少城郊化成爲必然

  紐約城市化發展過程表明,城市化進程過快,社會變遷過速,導致社會經濟失控,城市問題層出不窮。

  紐約城市化進程過快帶來的問題首先是工廠居民集中於市中心使紐約顯得擁擠不堪。1921年,紐約人口超過600萬,而紐約的房屋卻無法滿足要求,致使住宅十分擁擠。當時紐約一住宅機構對曼哈頓東區的居住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紐約三分之一的房間裏住着兩個人,其餘的三分之二的房間則住着3個人或更多。大量工廠聚集市區引起嚴重的工業污染,空氣污染滋生了肺氣腫、肺癌等多種疾病,嚴重威脅到居民的身體健康。統計資料顯示,1910年,紐約市僅有5%的人活到60歲,20%的幼兒活不到5歲。

  同樣,城市化進程過快導致交通堵塞,並引起了一系列社會問題。20世紀20年代,汽車開始涌入紐約街道,紐約市的交通變得擁擠不堪。汽車數量的增加進一步惡化交通狀況。交通擁擠使居民和企業都蒙受巨大損失。據保守估計,自20世紀初以來,紐約每年因交通堵塞而至少損失1.5億美元。此外,道德淪喪、犯罪猖獗是城市化引起的另一類棘手問題。在紐約,種族騷動、吸毒賣淫、偷盜搶竊等城市犯罪已經司空見慣。

  紐約城市化進程引起的上述弊端迫使紐約市不得不調整城市發展戰略,從城市化向城郊化方面轉移。

  紐約市實施城郊化戰略,實際上就是城市化向廣闊的郊區城鎮擴散發展。總的看來,紐約市向城市郊區轉移擴散過程大致可劃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城市居住功能郊區化,即將居民住宅遷移到城市郊區。1940年前,人們工作生活主要集中在紐約市中心。隨着紐約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居住環境嚴重惡化,原住在紐約市內的中產階級越來越願意在紐約郊區購房或建房,公路的發展使公交汽車和小汽車成爲人們出行的便利工具,從而使他們有條件能夠住到郊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是紐約實行城郊化的高潮階段,大量居民由市中心移往郊區。

  第二階段是城市商業功能和產業功能郊區化,即在紐約郊區城鎮建立大型購物中心等商業網點及將工廠企業搬到郊區。從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紐約市郊區城鎮建起了許多大型購物中心,人們不必再爲購買生活用品而往返於紐約市中心商業區。統計資料顯示,美國目前的郊區商業區已經超過1.5萬個,郊區商業區的零售額也已超過整個社會零售總額的半數。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紐約郊區城鎮與市中心之間存在的土地差價也使許多企業紛紛向郊區城鎮遷移,新興產業在紐約郊區城鎮興起,大規模的工業園和商業服務網點落戶郊區,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區域在紐約郊區城鎮逐步形成。這一變化給紐約郊區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原來往返於市區與郊區之間的工作生活方式大爲改變,郊區城鎮成爲許多中產階級人士主要的生活工作空間。由於人口大規模遷往郊區城鎮,紐約市區人口出現負增長。1980年,紐約市人口由1970年的789萬人減少到707萬人,10年降幅超過10%。20世紀80年代以後,產業功能郊區化使紐約的城市中心功能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

  第三階段是建立邊緣城鎮。邊緣城鎮是在紐約市周邊郊區基礎上形成的具備居住、購物、娛樂等城市功能的新城鎮。如今,紐約四周有許多邊緣城鎮,其中包括被視爲紐約臥室的長島以及與紐約市相鄰的新澤西州的一些城鎮。這也就是人們概念中的大紐約地區。

  紐約周邊的邊緣城鎮解決了傳統城市面臨的噪音、交通、住房、大氣污染等方面的問題,爲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間。總的看來,這些邊緣城鎮都具有以下幾大特點:一是大都有高速公路相通,距紐約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二是基礎設施齊全完善,除擁有足夠的停車設施及大型商場外,還有影院、飯店、俱樂部、運動場等娛樂設施。三是自然綠化程度很高,大多數居民居住在由綠色草坪環繞的別墅型住宅中。

  政府爲過渡到城郊化創造條件

  紐約能夠較爲成功地從城市化向城郊化過渡,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的確,儘管美國實施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的程度很小,但是美國政府在促進城市化進程方面卻發揮了較爲積極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是美國政府推行大規模援助公路建設的政策,公路網尤其中高速公路網對美國城市化向城郊化過渡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促進作用。1956年,美國政府頒佈聯邦資助公路法,提出在全國新修41000英里長的公路。規劃者當時宣稱,這些公路將使工廠、商店、居住區分散化,最終會給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帶來變革。統計資料表明,在1921年到1983年期間,聯邦政府用於公路建設的費用高達5000億美元。美國各州及地方政府也積極參與公路修築。高速公路網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減少了運輸時間,降低了運輸成本,使郊區趨於與城市同等的地位。人員、商店及企業都可以遷移到高速公路附近,建立起城市郊區城鎮。在紐約,貫穿長島的495號、北州等三條高速公路如今已經成爲紐約市區與長島衛星城鎮相連的交通樞紐,在這三條高速路兩旁新建起數十個集居住、購物、娛樂於一體的小城鎮。

  二是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實施有利於郊區發展的住宅政策。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爲了刺激建築業發展,美國政府幫助中高收入者獲得住宅建築抵押貸款,鼓勵他們在郊區建新房,從而加速了30年代的城郊化。當時紐約的郊區以兩倍於市中心的速度發展就是一個充分的證明。50年代,美國又提出了在郊區建設小城市的建議。1968年,美國國會通過新城市開發法,並首批批准建立63個新城市,其平均人口規模在2萬人左右。60年代以後,美國又實行示範城市試驗計劃,實現分散型城市化。如今,在紐約周邊新建的一些城鎮就是當時美國政府政策的產物。

  都市城郊化將成爲農村城市化新起點

  100多年來,紐約市先是實施城市化,然後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過渡,這可以說代表着美國城鎮化發展的趨勢。如今,美國已經發展成爲一個高度城鎮化的國家,全國人口中有85%以上都住在城鎮,基本達到城鎮一體化,農村城市化。

  美國城市規模大小差異很大,像紐約這樣的大城市人口高達幾百萬人,而一些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市或邊遠山區小城市的人口只有幾百人。按照這種說法,美國現有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數量超過35000個。不過,按照美國官方的統計標準,往往只有人口在3萬以上才能被視爲城市。根據美國政府統計,美國人口在3萬至10萬的城市數量約爲1100個,大約佔城市總數的90%。人口在10萬至20萬的城市數量爲131個,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有78個,人口超過300萬的大城市有紐約、華盛頓、費城、波士頓、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磯、舊金山、達拉斯、休斯敦、邁阿密、亞特蘭大和西雅圖等13個。

  由此可見,美國起初出現的城市化最終發展成爲城郊化,其最終結果就是數以萬計的小城鎮應運而生。美國近30年發展起來的大城市帶就是大量小城鎮的集合,而不是靠無限擴張中心城市區域來實現城市規模擴大。大量小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地快速發展,逐步形成密集的城市羣帶,美國政府統計機構將其稱之爲都市區。

  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以來,美國城市化出現了新趨勢。

  隨着美國經濟高速增長,像紐約這樣的傳統城市中心及其郊區邊緣城市共同構成的大都市圈又有向其外圍拓展延伸的趨勢。美國有關專家認爲,這一趨勢將在未來20年中使美國的農村地區城市化,這種城市化的對象不是城市本身,而是目前已經存在的農村集鎮。促使新一輪城市化的原因有兩大方面:一是大都市圈邊緣地區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正促使在邊緣地區工作的城市居民把家搬遷至開車一小時可以達到的周邊城鎮;二是經濟的增長正促使大都市圈內的公路幹線向外延伸,這一趨勢引導着美國的投資向公路幹線經過的農村集鎮擴張。

稿源 經濟日報 編輯 劉雁軍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23日亞太地區市場交易清淡 主要股市漲跌不一
封基套利無間道 三類基金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再忍忍大意不得(11月24日)
一汽夏利(000927)將在墨西哥生產經濟型轎車
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籌建申請獲銀監會批准
泰達初定掛牌名單 韓燕鳴李本艦丁祥瑞王磊上榜
馬季奇成中超搶手人物 小馬哥引發另類津京德比
布拉迪奇泰達之旅時運不濟 含笑告別向球迷致歉
搶斷王黃金時光留泰達 馬季奇對新賽季躊躇滿志
馬季奇透露獨家搶斷祕訣 小馬哥時刻想成更強者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空調鞋美國問世 每雙鞋售價約60美元(圖)
“嫦娥一號”衛星試傳月球圖像數據
“野生中華鱘再現長江”遭專家否定
一級保護動物懶猴半夜爬上農婦蚊帳
從嫦娥失蹤到華南虎風波 看中國式網絡影響
湯唯否認攀關係獲李安看中 拍牀戲邊演邊哭(圖)
07MTV超級盛典開幕 謝霆鋒爲希爾頓抱不平(圖)
《五星大飯店》收視不及《玉觀音》
組圖:郭富城個唱藤原紀香捧場 敘舊到凌晨兩點
首都師範大學科技園召開會議力推國產原創動漫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