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近年來,隨着打假力度的加大,市民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一些假冒僞劣商品在城市少有市場,但卻出現向郊縣學校傾銷的趨勢,老師和家長們對此應加強警惕,這一現象也應引起社會的關注。
據瞭解,近一時期以來,一些不法商販把農村中小學校當成傾銷劣質商品的市場,假冒商品幾乎充斥了學生們生活、學習的各個領域,主要集中表現在劣質的飲料、食品、文具、圖書、交通工具等方面。很多家長爲了降低費用,卻購買了假冒、三無產品。據瞭解,寶坻區城關鎮一姓孫的小朋友上了3年學,就騎壞了兩輛新的百餘元左右的劣質自行車。據觀察,目前郊縣使用這一類車的小學生們至少也在60%到70%左右。其中一年內整車生鏽、車胎折裂、車架斷裂的現象較爲普遍。此外,僞劣、三無食品、飲料等商品在學校門前比比皆是。據分析,商販把農村中小學當成傾銷商品的市場,主要原因是學生消費水平高,且帶有盲目性以及識別真假能力差。另外,個別家長自我保護意識差,具有貪圖便宜的思想,也爲不法商販提供了機會。(張育勇 堯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