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蚶要嗎?5塊一斤。”“清蒸過老酒,鮮得來!”近日,上海市大小集貿市場中,又傳來了銷售毛蚶的叫賣聲。根據讀者周先生的來電,記者昨天前往甘泉集貿市場進行了採訪。
市場底樓西側的一個水產攤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貝類水鮮。乍一看,白蛤、花蛤、竹管蟶……被攤主整齊地碼放在塑料盆內,似乎沒有問題。然而仔細一瞧,攤主手邊還擺放着一隻黑色馬夾袋,半敞着袋口。記者探頭再看,裏面是種滾着泥漿的淺白色貝類,長着粗硬的放射性殼紋,接縫處還有方形的芥蒂———這正是曾給百萬上海人帶來過甲肝病痛的毛蚶。見記者舉起相機,攤主頓時色變,忙將黑色馬夾袋扎牢、扔到攤位內側,尷尬地解釋:“就一點點,幫幫忙,生意不好做。”
接着,記者又在市場南側發現了另一個水產攤。這裏的攤主膽子更大,面前最顯眼的,就是大盤大盤的毛蚶,爲了招攬食客,攤主還特意剝開一粒毛蚶,露出血紅的蚶肉以示新鮮。記者以食客身份打聽一下,這裏的毛蚶5元一斤,量大還可還價,攤主強調他的毛蚶產自浙江,是最新鮮的上品貨。可當記者亮出相機,攤主馬上翻臉:“你這算什麼,憑什麼拍我?”一邊嚷,一邊卻悄悄地將毛蚶收進了攤位。(羅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