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日本外務省公佈了對衆議院議員鈴木宗男系列醜聞案所做的調查報告。報告表明,鈴木宗男確實與一系列外務省的招投標工程醜聞有關。此外,鈴木還經常向外務省施加壓力,干擾外務省的正常工作。但報告並沒有涉及日本民衆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鈴木到底與前外相田中真紀子被解職事件有何關係。
“垂簾聽政”外務省 鈴木宗男1948年出生在北海道,大學就讀於拓殖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後任議員中川一郎的祕書。1983年,他自立門戶,競選衆議員成功,此後在政府內擔任過防衛政務次官、外務次官、內閣官房副長官等職,在自民黨內擔任過國會對策副委員長、沖繩北方四島問題特別委員會理事、總務局長等職,現爲自民黨衆院運營委員長。據報道,由於鈴木宗男主持過外務省工作,所以對前外相田中真紀子很不以爲然,田中還爲此抱怨說,外務次官經常往鈴木宗男那裏跑,卻從未到她那裏彙報過工作。
今年1月田中外相被解職時,小泉純一郎首相對外宣稱的理由是:“爲了使國會的混亂恢復正常,當事者必須承擔責任”。當時,由於一些非政府組織代表被拒絕出席在東京召開的阿富汗重建國際援助會議,在野黨在國會衆院預算委員會上就這個問題提出質詢,引起田中真紀子與鈴木宗男在國會上爭辯不休,進而造成朝野政黨在國會上對峙。據悉,小泉做出這一決定更深刻的原因是,小泉所在的自民黨最大的派閥橋本派決定,把鈴木宗男等人作爲中堅力量培養,希望他們能成爲橋本龍太郎的接班人。
捲入多起醜聞
不過,小泉此舉卻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自從田中被撤換後,日本國內輿論大多支持田中,要求政府澄清事件真相。而小泉內閣卻遲遲拿不出一個對該事件有理有據的說明,內閣支持率因此大幅下降了近30個百分點。此後,日本輿論又不斷爆出鈴木在日俄“友好之家”建設問題、地方棧橋整修事業投標等問題上的醜聞,各在野黨也聯合要求小泉內閣查明鈴木系列醜聞,並將傳訊鈴木作爲通過國會下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先決條件。
在多方的壓力下,外務省經過爲期10天的調查後公佈:鈴木自1997年9月就任北海道、沖繩開發廳長官以來,在北方四島之一國後島的日俄“友好之家”建設及當地棧橋整修等工程上,多次向外務省施加壓力,要求有關部門在招標中照顧當地公司。此外,鈴木在“希望號”船舶建造工程、北方四島發電設備擴容、對支援四島的燃料是否徵收消費稅以及1999年援助肯尼亞建設水電站等問題上,也有一系列疑點。而在2000年5月,剛果(金)政府任命的駐日臨時代理大使到任,鈴木認爲他不適合出任該職,便指使其私人祕書向外務省非洲科施加壓力不給該代理大使發放外交證件。
在新聞發佈會上,日本現任外相川口順子表示,鈴木的這些行爲是決不允許的。但川口也承認,外務省內部的確曾存在一種對鈴木議員的意見格外重視的氣氛,鈴木的意見在一些事件上左右了外務省的決定。
事情遠未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這份調查報告沒有涉及田中被解職的關鍵問題,那就是鈴木宗男是否在干預一些非政府團體參加阿富汗重建國際援助會議上向外務省施加了壓力。這些團體的總負責人大西健丞指出,他們被外務省臨時取消與會資格完全是因爲鈴木向外務省施壓,在整個事件中,只有前外相田中是敢於講真話的人。
外務省的這一調查報告公開後,立即遭到了日本在野各黨的強烈批評。各在野黨紛紛指出該報告缺乏實質內容,同時強烈要求傳喚鈴木到國會接受質詢。日本衆議院預算委員會決定,他們將要求鈴木於本月11日到國會接受質詢。但在圍繞先調查鈴木醜聞還是先通過國會預算案的問題上,日本執政三黨與在野黨之間目前仍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執政三黨希望5日對鈴木醜聞報告進行審議,6日使預算案在衆議院首先獲得通過,但在野黨方面卻堅持認爲,查清鈴木醜聞案是使預算案獲得通過的必要條件。當地媒體預計,日本朝野雙方圍繞鈴木醜聞調查的攻防戰還將繼續進行。(王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