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今天上午突然參拜了供奉包括二戰甲級戰犯牌位在內的靖國神社。這次突然襲擊式的參拜舉動立即引起廣泛的嚴重關切
小泉爲何再次參拜
小泉這位日本首相不會不知道,曾經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害的亞洲國家人民,歷來對日本政府官員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反對和憤慨,他爲什麼還要再次參拜?
首先是日本社會右翼思潮擡頭、自民黨內“鷹派”得勢的背景,日本社會右翼思想回潮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二戰結束以後,雖然以東條英機爲首的甲級戰犯被判處了絞刑,但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負不可推卸責任的一大批軍國主義骨幹受到了美國戰後冷戰政策的呵護。就在戰後不久,大批戰犯並沒有認真反省自己的罪惡,便被從同盟國的監獄中放了出來。這批人在財界和社會上右翼勢力的支持下,重新返回政壇,竊據要職。因此,什麼是正義戰爭,什麼是非正義戰爭,這個問題在日本至今未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其次,上世紀後半葉日本經濟的崛起和最近10年的低迷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都從不同角度助長了這個國家的保守政治得勢、右翼思想氾濫和國粹主義擡頭。這些年,日本加快了由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和軍事強國的步伐。它打着“自衛”的旗號,突破了憲法以及有關法令規定的一個個“禁區”,不斷地重振軍備和擴充軍力。
另外,小泉本人也希望通過參拜靖國神社的“大膽舉動”爲自己樹立形象,拉攏部分情緒浮躁的民衆。目前日本經濟疲軟、股市低迷、失業增加、人心浮動、民心思變。在這種情緒的盲目驅使下,日本政壇人物任何所謂變革的“果敢言行”都會引起關注。
歷史怎能任意歪曲
在日本國內,有關參拜靖國神社的爭論一直非常激烈。對參拜提出批評的人一直堅持這樣一個原則:政府官員尤其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違反憲法的行爲,因爲日本憲法明確政教分離的原則。上世紀80年代,日本法院確認靖國神社是憲法上的宗教團體,既明確否定了自明治以來的“神道非宗教論”觀點,拆掉了一些參拜者的藉口,同時認定政府官員參拜靖國神社爲違憲行爲。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首相置國內外的批評於不顧,強行實現了正式參拜。此後市民團體在各地對中曾根此舉提起了訴訟,此事在日本國內造成很大影響。1991年1月,仙台高等法院針對巖手縣提出的訴訟,判決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違反了憲法。此後幾年,儘管存在爭論,但不少堅持參拜的政壇人士一直未能闖過政要尤其首相參拜違憲的警戒線。但現在,身爲首相的小泉卻屢屢闖關。
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朝野批評者衆。甚至當年曾執意參拜靖國神社的中曾根也曾發表講話要求小泉慎重對待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批評小泉的參拜言論。《每日新聞》曾發表題爲《參拜靖國神社與首相的改革姿態相悖》的社論,認爲“小泉參拜舉動與他銳意改革的姿態很不協調”,“是一種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