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也沒有想到,留言條這種再平常不過的信息傳遞方式會成為謀財害命的工具!2年前,一個神秘人物闖進武漢某高校研究生宿捨盜得價值2000元的財物後,又以該宿捨內的碩士生王某的名義寫下了一張留言條,借此轉移警方的視線。神秘人物逃走後,碩士生王某卻因此留言條而成了盜竊案的『重要嫌疑人』。因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
『神秘』辦證人自投羅網
2002年4月9日上午9時許,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馬房山派出所接待了一位神秘兮兮的來客。他拿著大學本科畢業證,請求公安人員為之辦理身份證。當民警辦證前仔細核對時意外發現:年輕人所持戶口本底頁上的照片跟其畢業證上的照片有很大差異。民警頓感蹊蹺:辦證人與畢業證之間有問題?民警為了穩住此人,便冷靜地對他說:『這些辦證材料先留下,等派出所辦理完相關手續後你再來。』
神秘人走後,民警立即著手查閱相關案件卷宗,很快發現:兩年前,本市某高校的一研究生宿捨發生盜竊案,價值2000多元的財物被盜,其中包括住在該宿捨的碩士生王某的本科畢業證書等,作案現場還有以王某名義留下的一張紙條。就因這張留言條,王某一度成了盜竊案的『重要嫌疑人』。當年,因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脆弱的王某選擇了輕生。
這個震驚大學校園的怪案一直擱置未破。但警方分析認為:如果作案人是碩士生王某,他沒有必要盜竊本科畢業證及英語四、六級證書。最終,警方排除了作案人就是宿捨內部人員的可能,預計嫌疑人還會使用盜來的各種證件進行招搖撞騙。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遂向有關部門通報了案情,請求各部門密切關注,等待作案人出現。
經過鑒定比較,王某被盜的畢業證書照片、證書編號等均與『神秘辦證人』的畢業證書上的完全一致。
沒過幾天,當這個神秘的辦證人前來領取身份證時,警察對其進行了盤問。開始,此人一口咬定畢業證是他自己的,當警察問及頒發畢業證的學校時,此人更是回答得頭頭是道,可當民警拿出其戶口本,然後把戶口本上的照片與畢業證上的照片對比,追問反差何以如此之大,他突然變得語無倫次。『神秘辦證人』終於承認了與兩年前的那起盜竊案有關的事實。
『聰明』小偷的留言條
2000年1月30日,武漢某著名高校放假,大多數學生都回家過春節去了,校園裡空空蕩蕩的。晚7時許天氣漆黑而寒冷,王某所住的研究生樓一片寧靜。此時作案人大搖大擺地直奔二樓的一間宿捨門前,熟練地撬開門,又迅速將宿捨內所有的書桌、箱子、櫃子撬開,偷走了一個存折和包括身份證、畢業證在內的20多本證件,偷取的各種財物價值高達兩千餘元,小偷利用各種辦法,最後竟取到了王某室友楊某存折上的700多元人民幣。
作案完畢,作案人為避免露出馬腳,根據他的經驗,研究生學習任務忙、愛使用留言條。為了轉移調查人員的視線,他走時在該宿捨的門上貼了一張充滿『暗示』又頗具迷惑性的紙條:
『陳××:(1)如果我不在,到實驗室找我;(2)我2月2日回家;(3)我昨天剛返校。王某某』。
研究生學習任務忙,有使用留言條的習慣,作案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該留言條還真奏了效,整整一個寒假,沒有人發覺這間宿捨被盜過。
作案人事後交代說,留字條一是不想被別人發現這裡被盜過的痕跡,二是想轉移別人的視線,給路過這裡的人造成一種宿捨裡還有人沒走的錯覺。事實上,碩士生王某早在1月30日之前已經回家,宿捨裡早已沒有一個人。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雖說碩士生王某不是2月2日離校,但他卻是放假前最後一個離校者。更為巧合的是,他又成了該宿捨裡最先到校的一個。
王某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會被作案人盜用,並成為他最終走上自殺之路的直接原因。
被疑為『內賊』碩士生走上輕生路
2000年農歷大年初五,碩士生王某趕到了學校。
剛到宿捨門口,王某就被貼在寢室門上的一張紙條搞得莫名其妙,自己也實在想不起何時寫下這樣一張留言條。一定是同寢室的人搞的惡作劇。然而,待他打開房間一看時,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宿捨裡上上下下都被翻得亂七八糟,一片狼藉。驚疑之下,王某迅速找到學校保衛處反映了宿捨被盜事件,還把那張莫名其妙的留言條交給了校方。
隨後,他又分別打電話給宿捨其他3名同學,告知宿捨被盜。3名同學聞訊匆忙從家裡趕往學校,各自清點丟失的物品,並到保衛處備了案。
王某的室友楊某發現存折被盜,最初他並沒放在心上:反正存折有密碼,小偷就是偷去了也沒有用。但當他到銀行查詢後大吃一驚:錢去折空!小偷竟然知道密碼?!楊某不敢相信,另兩位室友也感到難以理解。大家開始猜疑周圍的熟人,因為只有熟人纔可能知曉楊某的存折密碼。
在保衛處了解情況時,王某的同學們知道了『留言條』的事,聯想到王某是最後一個離校,最先一個到宿捨,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疑問的目光投向了他:盜竊案很可能是『內賊』所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宿捨裡的每個人都沈默著。
想起平日融洽得親如兄弟似的,有好吃的一起分享,有煩惱一起分擔,而現在人人心事重重,天天相見,無話可談,一股沈重的壓抑感向王某襲來:那張神秘的字條使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王某坐臥不寧,寢食難安,連自己有時都覺得自己就是那名盜賊。幾天過去了,這起盜竊案遲遲未能偵破。雖然室友覺得這是一起很好破的盜竊案,但警方因為缺乏必要的證據而遲遲未宣布誰是盜賊。
據王某的室友透露,王某始終弄不明白小偷為何以自己的名義留下字條,是不是得罪了誰,對方故意來尋仇?如果『有仇』的小偷偷走了自己的身份證,知道了自己家裡的住址、電話號碼,會不會找家人麻煩?王某在壓抑的同時更被一種恐懼感包圍著。
又過了幾天,大家都出去了,宿捨裡很靜。待他們回來時,他們看到了不願看到的一幕:王某上吊,在宿捨裡輕生了。
沒有留下只言片語,沒有跟任何人道別,誰也無法知曉王某最後的想法。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去了。除了讓親人們悲痛欲絕外,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然而,王某死後,一些同學猜疑更重:是不是害怕承擔法律責任?
但警方指出:王某的死不能證明他就是盜竊案的作案人。因為自殺只是一種沈默,而公安機關的『偵破』則必須要有科學、真實的證據,不能單憑主觀臆斷。
案件的偵破結果恰恰超出了人們的意料。2002年4月22日,武漢警方向檢察機關提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范某,也就是在派出所抓到的那個『神秘辦證人』。有關盜竊案的全部作案過程終於水落石出了。
警方調查顯示:犯罪嫌疑人范某,1997年考入這所高校,後因四門主修課不及格被學校勒令退學。但他仍然一直留在學校繼續學習。
2000年12月,即將畢業的范某,眼看就要到找工作的時間了,可自己既沒有拿到英語等級證書,又沒拿到學位證。於是范某萌發了偷一張畢業證書,再做一個假身份證,借以作為外出找工作的證件的念頭。遂通過暗中觀察,終於謀劃了那場逼死人命的盜竊案。
高智低能與高智低德
如今,盜竊案的真凶已被捉拿歸案。但此案不得不引人注目:凶手『高智低德』,巧設留言計謀財害命;受害者『高智低能』,被一張小小的紙條逼上了絕路。如此咄咄怪案在國內實屬罕見。人們在為那位含冤而死的碩士生扼腕嘆息之時,更多的難題接踵而來:碩士生之死誰之過?留言條的始作俑者范某是否構成誣陷罪?對此,法律界和教育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2年前,碩士生王某輕生的消息傳到家裡,他的父母悲痛欲絕:全家人怎麼也不能相信一向循規蹈矩而又勤奮上進的他,會跟『小偷』聯系在一起?更難以接受的是他怎麼會如此脆弱?全家人陷入了長久極度的悲痛之中。據權威部門介紹,國家和家庭培養一個碩士,從小學到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期間,其家庭要承擔8萬元左右的經濟負擔;而國家則需要投入10萬餘元。一個碩士研究生的輕生,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是很大的損失。
另據了解,王某從小學到大學一向成績優秀,可性格比較內向,一般不輕易向別人吐露心聲。
王某的一位老師認為,王某之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素質較差,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既然自己不是小偷,就應該泰然面對。現在真正的作案者找到了,但王某所付出的生命代價太沈重了。
該校一位社會學專家指出,王某之死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傳統教育的悲劇。我們的高等教育在培養人纔時,往往過於注重單方面的智力培養,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的重視程度則不夠。
當犯罪嫌疑人范某得知因自己的一紙留言而導致碩士生王某輕生的消息後,他表示十分『內疚』。他解釋說,當時雖然還在學校上課,但已經拿不到畢業證,只想偷個本科畢業證好外出『找事做』,而留那張紙條只是想轉移視線,絕不是想故意陷害王某。
然而,從客觀上講,王某的死跟范某的盜竊案和留言條有著難以分開的關系。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的一位法官認為,犯罪嫌疑人范某留下字條本意是為了迷惑警方視線,借以欺騙眾人,其主觀上沒有栽贓陷害王某的故意。范某的行為跟王某的自殺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因此不構成誣陷罪。
武漢市某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律師也認為,范某的行為沒有構成誹謗或者誣陷罪。但是,也有律師表示,關於范某的作案行為還有不少事實需要查證,從目前的情況看,范某的行為雖然不是直接導致王某自殺死亡,但間接上卻起了一定作用。因此,范某應該負相應的責任。一張小小的留言條,引出如此事端,此案給了我們太多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