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葬寵物,在許多人看來也許是一種頗為奢侈、甚至有點做作的行為。然而,作為寵物的主人,對於那些曾經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慰藉、陪伴自己多年的『小貓小狗』的離去卻不免要寄予的一份哀思。寵物殯葬應如何看待,如何管理目前尚無定論,而社會亟待有關法規的出臺。
劉女士的寵物狗非非陪伴了她十幾年,而非非死後怎樣處理一直讓劉女士十分為難,直到這兩天她纔終於松了一口氣。原來,她發現北京有一塊可以安葬寵物的『墓地』。劉女士告訴記者,『墓地』位於昌平區南口附近,原本是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的寵物樹林。由於很多會員把死去的寵物埋在這裡,現在這兒已經形成了一塊小有規模的寵物『公墓』。
據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塊寵物『公墓』,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對社會開放的的公墓。它基本上只為協會的會員服務。
昨天記者來到『墓地』的時候,『墓地』裡正在舉行一場『葬禮』。已經哭得一塌糊涂的趙小姐抽泣著對記者說,她們家的寵物狗『臭小子』今年已經13歲了,從她7歲起,『臭小子』就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臭小子』離開了她,她實在捨不得隨便找個地方把它埋掉,於是決定把它葬在這裡,希望『能常來看看它,讓它不會覺得孤單』。
寵物死後依然受寵
記者看到,葬在這裡的不少寵物貓狗都有自己的墓碑,墓碑上印著寵物的照片,有的還刻著『爸爸媽媽泣立』、『姐姐永遠愛你』等字樣的碑文。一些寵物的墓碑邊上放滿了鮮花和它們生前愛吃的食物,旁邊的樹上掛著為它們許願的風鈴。其中一只名為『尤米』的寵物狗的墓上還支起了一塊長長的黑色塑料布,『墓地』的工作人員說,這是『尤米』的主人怕它被太陽曬著,特意支起來的。
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葬在這裡的動物大都超過10歲,最大的16歲,多是剛斷奶的時候就和主人生活在一起,像主人的家人一樣。『最開始把寵物埋在這兒的是協會的一名會員,她養的小狗貝貝因為年齡太大『去世』了。這只狗陪伴了她14年,她一直把它當作自己的兒子。貝貝死了,她就在協會的寵物樹林裡認養了一顆樹,把貝貝埋在旁邊。之後,不少會員都把死去的寵物葬在這裡,有些還給寵物立一塊墓碑。現在葬在這片樹林裡的寵物已經有近50只了,它們的主人每年都會來看它們。』
寵物殯葬亟待規范
小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北京有大約25%的家庭養有各類寵物,經過注冊的寵物狗有近10萬只,寵物貓的數量更無法統計。每年都會有因年老或生病而死亡的寵物,如何處理寵物的『後事』成了很多寵物主人最頭疼的問題。尤其是生病致死的寵物,如果找個地方隨便埋掉,寵物身上攜帶的病菌有可能會傳染他人,而讓醫院自行處理對很多與許多寵物感情很深的主人來說又於心不忍。而也有一些人,把死後寵物的屍體隨處亂扔,嚴重污染了環境。
現在,北京個別寵物醫院已有了寵物火葬的業務,但如何埋葬寵物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而相關法規在這方面目前也是空白。因此,成立專業的寵物殯葬服務機構出臺相關的法規非常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