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分縣知事 平鬆守彥)我曾在日本通產省工作,從1979年起任大分縣知事至今。在家鄉大分任職期間,我倡導並推行“一村一品”運動,使全縣每個市町村都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或“精品”,“一村一品”運動獲得成功,還走向世界其他國家。
20多年來,我先後13次訪問中國,在講授“一村一品”的理念時,同中方進行交流,很受教益。特別是中國的改革開放非常成功,發展很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國開始在農村改革,包產到戶,目的是爲了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我認爲中國農村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中國的一部分農民很快富起來了,當時各地誕生了不少“萬元戶”,我在中國訪問時,接觸了許多富起來的農民。這些成功的例子是很好的示範,增強了農民的信心,農民改革的積極性非常高。
我多次訪問中國的湖北、上海、江蘇、江西等省市,我感到每次來都有新的變化,並且變化多、變化大:新建的高層建築,寬闊的公路,繁榮的市場,充滿自信的人民。印象最深的是江蘇省吳縣市,對外合作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和我們大分的大山町合作辦農場,主要生產蜂蜜和梅子,搞得非常成功,是雙方合作成功的一個典範。
改革開放後,中國吸取外國新知識的願望非常強烈。我曾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演講,介紹“一村一品”運動,聽衆很感興趣,提了很多問題,如:如何開展這個運動發展經濟,如何打造品牌,如何避免同類產品的競爭等,給人深刻的印象。他們借鑑大分的經驗,如:上海開展“一廠一品”、“一街一品”的運動,武漢市開展“一村一寶”運動,江蘇省則搞“一鄉一品”。總之,中國通過引進外國先進的東西發展自己。
近年來,大分與中國方面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今年4月,上海—大分的國際航班正式開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時任中組部部長的曾慶紅率中共代表團乘首航班機來大分進行友好訪問,並參加中日邦交正常化30週年紀念大會。隨同訪問的還有江西省和陝西省的省委書記。在中共代表團訪問大分期間,大分與江西、陝西分別簽訂了友好合作交流協議。我們與江西省約定,江西將派一些農業技術人員、農業帶頭人到大分縣培訓,大分也將派遣一些經濟代表團特別是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的負責人訪問江西省。
中國沿海地區改革開放多年後,富起來了,但是中國內陸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還要發展。中國領導人對發展中、西部地區是非常重視的。作爲南京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4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我願意爲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