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九點整,在激昂的國歌聲中,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這時,在千里之外,黨的“一大”召開地――嘉興市南湖之畔,一位普通的“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一邊看着電視的實況轉播,一邊飛快地作着筆記,聽到振奮人心處,她總會自言自語:“這次又有新的東西可以講了!”
這位講解員的名字叫徐金巧,今天早早地來到紀念館,裏裏外外、仔仔細細“收拾”了一遍之後,就坐在電視機前,等着收看黨的十六大的實況轉播。
作爲“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資深黨史講解員,徐金巧從事這份職業已經有18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到南湖來參觀的西方遊客明顯增多,他們除了喜歡瞭解歷史,還通過翻譯或操着半生不熟的漢語向我打聽新的東西。”徐金巧說。
1992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江澤民同志作了《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
徐說:“從那時起,我就告訴所有來參觀的中外客人們,中央已經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把‘市場經濟’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客人們聽了都很感興趣。”
讓徐印象頗深的一次“新變化”是:1997年9月12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了“要把中國建設成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這以後的講解中,我都把這一新內容作爲重點來講,因爲這標誌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從此步入法治的軌道。”徐金巧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依舊感慨萬千。
對徐金巧來說,不僅講解內容“日新月異”,而且越來越多的“老外”和普通中國百姓來到了南湖邊,走上了“紅船”。徐金巧說:“這次我又有新的內容可以告訴他們。在新世紀,我的講解也要與時俱進,要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黨建設政治文明、社會主義法制等內容充實到今後的講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