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整裝待發 |
 |
| 笑容滿面 |
 |
| 細述經歷 |
主角登場:王然
34歲,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副科長。畢業於公安大學英語系。2000年9月至2002年4月,在東帝汶擔任維和民事警察,中國第一批維和女民警之一。
維和警察總監授予的獎狀、“和平勳章”……這些都是王然在東帝汶工作的一年半中得到的榮譽。眼前的王然英氣逼人,健談開朗,曾經是中國第一批派遣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女警官中的一員,2000年9月她同其他39名中國警官一道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來到了東帝汶。
談起在戰火紛飛的東帝汶度過的那一年半,王然對所遇到的困難很輕描淡寫,她最在乎的是自己能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普通女警 到東帝汶維和
王然本是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的一名普通民警,因爲一次偶然的機緣,她有機會報名成爲一名維和民警。在報名的時候,她也沒想到自己真能成爲中國第一批維和女警中的一員。
記者:您是怎麼成爲一名維和民警的呢?
王然:說來挺巧的,我畢業於公安大學英語系,那年因爲工作需要,我正在公安大學外語培訓班進修,正好有招聘維和民警的消息,我就報了名。先經過20天的集訓,主要是英語和國際法方面的學習,再經過英文、駕駛技術、射擊、心理測試、面試等一系列考試後,我幸運地入選了,成爲了中國第一批維和女警中的一員。2000年9月,抵達東帝汶開始了維和民警的生涯。
記者:能成爲維和民警一定需要各方面條件吧,那如何成爲一名合格的維和民警呢?
王然:要成爲一名聯合國維和民事警察,條件相當苛刻。除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較好的政治素質外,還必須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要求在口語、聽力、寫作各方面都十分出色。此外,個人的形象也很重要,五官、身材、體態和儀表都有較高要求。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警察還要接受各種訓練。英語是聯合國維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用語。爲了營造語言環境,培訓期間無論是上課還是課餘,教官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都一律用英語對話。熟練的駕駛技術也是每位維和警察必備的技能。每位被選拔出來的警察都必須按聯合國方面的有關規定,訓練駕駛技術。此外,每名維和民事警察還要接受專門的業務培訓,包括聯合國的基本知識、武器的識別以及應急處理、脫險、求生等生存技能。
條件艱苦 常人難以想象
風景如畫的東帝汶,條件的艱苦卻是讓人難以想象的。這裏沒有熱水洗澡,蚊子70%以上都帶有登革熱病毒,大多數時候只能吃罐頭、啃幹方便麪,但王然卻在這種條件下堅持了整整一年半。
記者:剛到東帝汶時,給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
王然:東帝汶的風景特別美,由於當地沒有工業,所以它的環境完全是沒有經過污染的,是純天然的。但是生活條件卻是最艱苦的。其實吃、住都還好說,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洗澡問題。這裏飲用水十分有限,每名民警每天規定只配給三瓶礦泉水,最差的時候一天一瓶。由於天氣熱,所以當地人全年都用涼水洗澡,我們也必須適應這種習慣。記得有一次我到邊境出差,白天頂着大太陽去現場,可到了晚上,停水停電不說,連洗澡的地方都找不到。
記者:那裏的吃、住條件怎麼樣呢?
王然:我們剛到東帝汶的時候,在男民警住的宿舍後面租了房子,和他們搭夥。有一次下雨把路沖斷了,我們不能出門,只能用香蕉煮麪條,用方便麪拌米飯,就這麼對付了好幾天。這都算好的,缺水的時候,我們只能啃幹方便麪。由於當地氣候潮溼,在那裏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不少同事都得了風溼病。東帝汶首都帝力治安條件還算說得過去,但邊境就差多了,第一次去邊境出差的時候,當地警察告訴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將手槍子彈上膛,壓在枕頭下,以防突發事件。
記者:條件這麼艱苦,是不是經常得病啊?
王然:我體質還不錯,儘管剛到那兒的時候嚴重水土不服,但並不經常得病。可有一次我一連病了七晝夜,真是把所有的領導同事嚇壞了。東帝汶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多雨而潮溼,當地的蚊子也特別厲害,而且70%以上都帶有登革熱病毒,我們平時最怕的就是蚊蟲叮咬。2000年11月9日,我突然感到渾身無力、虛汗淋漓,發燒、嘔吐,惟恐染上了致命的登革熱,心理壓力很大。因爲我心裏清楚,“登革熱”患者如未獲及時救治,或者體質虛弱,都有致命危險。同事們把我送到了帳篷搭起的當地最好的醫院驗血,經過4天漫長的等待,才得知不是登革熱,而是由於工作疲勞,加之不適應炎熱的氣候所致中暑、虛脫。我真的算很幸運,我們剛去的第一年,親眼看到其他國家的警察因爲患上了登革熱而不得不回國治療,最後也沒能治好。
記者: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工作那麼久,是不是着實積累了不少應付惡劣環境的經驗?
王然:經驗談不上,但是由於東帝汶蚊蟲特別多,又大多帶有病菌,我們回國以後,就向公安部提出申請,要求改變我們警服的衣料。在我們的建議下,現在的警服已經能夠集透氣性、吸汗性、防蚊蟲多種功能爲一體了。而且由於我們經常要到野外工作,我們還提議將警服的褲子上多加幾個兜,以方便我們攜帶物品。
中國警察 從未被投訴過
王然現在談起在東帝汶如何度過那麼多艱苦的日子時很心平氣和,因爲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
記者:您剛到東帝汶的時候主要負責什麼工作呢?
王然:東帝汶的維和民警匯聚了來自42個國家的警察,工作語言是英語,但各地警察都有自己的語調,我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就基本適應了。官方對於女警察還是比較照顧的,我們3名女警察都分配在東帝汶首都帝力工作,男同志大多到了下面的任務區。最初,我在警察總部國家失蹤人口管理局做偵查員。這個部門隸屬刑事偵查局,主要負責全國失蹤人口及無名屍體的統計調查。在東帝汶許多地方會在重建家園時經常挖掘出無名屍體,我的工作就是到那裏去做現場勘察記錄,幫助尋找其家屬。因爲是負責全國情況,需要去各地出差,在人手少的情況下甚至要親自挖掘屍體。所以,揹着帳篷出差,挖到無名屍骨可能是最初經常經歷的事。
記者:維和民警一般一年左右就可以回國了,我聽說因爲您工作出色,您的工作時間又延長了半年?
王然:其實來東帝汶維和的各國同行,都是本國警察部門經過一定程序選拔而來,不乏某項業務領域的專家級人物,但這裏的升遷制度卻是最公平的,所以民警都必須從低層做起,從巡警開始做。由於這裏人員流動很大,經常會有職務空缺,遇到合適的崗位申請報考,每個人都有被提升的機會。我就是申請報考後,經過綜合考覈和麪試,調到東帝汶的維和警察總部的警務檔案處工作,管理、彙總當地13個警察局警察的檔案。
除了工作出色,工作滿一年的時候,由於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剛剛經過獨立議會的選舉,有大批警察離開,我又管理着所有警察的檔案,所以在當時離開是不可能的。如果當局對我們工作不滿意,可以對我們提出投訴,值得高興的是,我們中國警察從來沒被投訴過。而且比我們早一批去東帝汶的寇波還當上了當地警察分局的局長。
記者:在東帝汶,每天要工作多長時間?有沒有休假呢?
王然:在東帝汶做維和民事警察,每天工作時間一般在15個小時以上。任務區維和警察依照特殊的勤務時間表開展工作,即連續工作滿30天,有6天的休假。30天的連續期限不能中斷,如果期間因生病等情況而不能出勤,那麼30天的累計,必須從重返崗位之日算起。
每到休息日,我們就會乘飛機到離帝力400多公里的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市,好好地洗個澡,睡個好覺,買點生活必需品。我在東帝汶工作期間,丈夫曾經來探親,我當時讓他帶給我的是4大盒風油精、50個小盒清涼油和5個大瓶的清涼油。
努力工作 比想家更重要
爲人妻、爲人母、爲人女的王然,主動報名到離家千里之外的東帝汶工作一年半,在這期間,家裏人所給予她的支持是最大的。
記者:您告訴家裏人要到東帝汶工作的時候,家裏人同意嗎?
王然:一開始當然不同意了,可見我心意已決,知道反對也沒用了,也就支持我了。
記者:您走的時候孩子還很小,您就不怕等您回來後,孩子和您不親了嗎?
王然:我走的時候,孩子才上一年級。我的孩子性格特別內向,每次和家裏通電話,孩子的話都不多。當時我很擔心,以爲孩子不想我,可後來我才知道,其實他特別想我,可他怕再和我多說兩句話,自己就該哭了。
記者:在東帝汶的時候想家嗎?
王然:當然想了。生活條件特別差的時候、生病的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真的特別想家,但當我的工作得到肯定的時候,這一切又都不算什麼了。
記者:想家的時候,怎麼和家裏人聯絡呢?
王然:我一直在東帝汶首都工作,通訊相對來說還算方便,和家人一般用電子郵件聯繫,偶爾也打打電話。有一次我和同事去邊境出差,當地一個派出所所長正好是我們中國同事。他告訴我們邊境的山頂上可以接收手機信號,我們好不容易爬到山頂,發現只有把手機高高舉起,手機才能收到微弱的信號,我們還是撥通了電話。當特別費勁地聽到家裏人的聲音時,我真的忍不住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