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年前,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焦裕祿成為中國人民心中一個不朽的形象。
這一年,焦躍進年僅6歲。他只知道,那個疼愛他的人去了,還不知道父親對他的人生意味著什麼。
30多年後,這個當年不諳世事的小男孩,走上了與父親極為相似的崗位。作為河南杞縣人民政府的縣長,雖然環境與父親在任時已有很大不同,但他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裡,卻仍然走出了一條與父親相似的閃光的人生軌跡。
因為,在他的眼前,有一個永不消失的背影;在他的心中,父親,是一盞照亮人生旅途的明燈。
『當年父親帶領群眾治窮,現在我帶領群眾致富。盡管時代不一樣,但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蘭考,焦裕祿以種泡桐而出名。有趣的是,在采訪中,常聽到杞縣的農民親切地稱焦躍進『大蒜縣長』。
杞縣大蒜,個大皮白,已有多年的種植歷史,但形不成規模,沒有市場。
2000年10月30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焦躍進回到辦公室,看到桌上放著一份傳真電報,是全國農產品產銷見面會將於11月8日在北京舉辦的邀請函。
剛任縣長不到一年的焦躍進思緒萬千:杞縣農業結構調整搞了好幾年,農民就是增產不增收,國內外市場上沒有一個叫得響的產品。來杞縣後,下基層、入農戶,常看到一些農民面對市場大潮的衝擊顯得疲憊和無奈,常聽到群眾對基層乾部光指揮不服務的埋怨聲……他越想越坐不住,此時已是夜裡十點鍾,他通知有關局、廠的負責人迅速到他的辦公室開會。
『咱一個小縣的東西,在北京賣得出去嗎?』有人懷疑。
『市場經濟條件下,不為農民找市場,這是政府的失職呀!我們每一個乾部都要當好群眾的服務員、信息員、銷售員。』焦躍進有些激動,『我們此次去北京參加展銷會,就是到北京闖一闖,探一探門路,讓北京市民知道咱縣的農產品。』
經過一個星期的准備,焦躍進帶領3個鄉黨委書記和3個企業的廠長、經理登上了北行的列車。8日晚上,趕了一天一夜路的焦躍進無暇欣賞北京的夜景,匆匆忙忙趕到展銷會現場。經過近兩小時緊張工作,個大皮白的大蒜、味道鮮美的香菇、久負盛名的杞國醬菜等特產被擺上展臺。
11月9日,展廳內人流如潮,各地商家紛紛亮出自己的促銷絕招,向首都市民展示自己的農產品。焦躍進親自當起了『推銷員』,熱情地向前來諮詢、購物的顧客介紹杞縣的農產品。
當記者們聽說焦躍進是焦裕祿的兒子時,爭先恐後地進行采訪,100多家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了『焦裕祿的兒子在北京賣大蒜』的消息,杞縣的農副產品一時成了北京市民的搶手貨。
『杞縣大蒜』很快有了名氣。焦躍進又提出『大蒜興縣』戰略,大蒜種植面積發展到45萬畝,並相繼建成了10萬畝的無公害大蒜生產基地、蒜片加工企業86家、冷庫230多座,使杞縣一躍成為全省第一、全國第二大蒜生產出口基地縣。2001年,焦躍進被評為『中國果菜產業十大傑出人物』。
『「當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共產黨員要出現在群眾面前」。父親的話激勵著我,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黨員乾部的期望。』
焦躍進到杞縣不久,杞縣遭受了多年不遇的雪災。近千座塑料大棚裡的蔬菜全部凍死,70萬畝莊稼受災。
朔風怒嘯、大雪漫卷,焦躍進的耳邊響起了父親的話:『當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共產黨員要出現在群眾面前。』大年前夕,他帶著民政局等部門的負責同志,踩著積雪,頂著寒風,深一腳、淺一腳來到受災最嚴重的西寨鄉喬集村。
老黨員張鳳祥聽說是新到任的焦縣長來了,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拉著他的手久久不願撒開:『天還下著大雪,您還惦著俺……』焦躍進說:『您是老黨員,給集體做了不少貢獻,來給您拜個早年是應該的。』焦躍進又來到村民黃桂榮老人黑暗的屋子裡,掀開鍋蓋看了看裡面的食物,又到床前摸了摸老人的被子,關切地問老人冷不冷,給他送上200元錢、一床棉被和50公斤面粉。老人望著焦躍進身上的雪花,兩眼濕潤了……
在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杞縣百萬群眾沒有因為雪災影響春節的生活。正月十四,十餘萬群眾聚集在杞縣金城大道,吹嗩吶、唱大戲……歡度他們災後的第一個元宵佳節。這時,焦躍進心裡感到熱乎乎的。
焦躍進有句口頭禪:『工作要乾好,必須往下跑。
群眾情緒咋樣?生產有啥問題?不下去,你啥也不知道。』焦躍進下基層檢查工作很少聽匯報,直接進村入戶,了解第一手材料,遇到問題,現場辦公,立即解決。3年多來,焦躍進走遍了全縣鄉鄉村村、企業車間,幫群眾解決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具體問題,群眾深有感觸地說:『他真像當年的焦裕祿書記!』
『我始終感到父親那雙慈愛的眼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我,給我壓力,給我動力。我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絕不能給他老人家臉上抹黑。』
他的母親常常告誡他:『乾好工作你是焦裕祿的兒子,乾不好工作你也是焦裕祿的兒子,但只有乾好工作你纔不愧是焦裕祿的兒子!』
從下鄉當生產隊長,到回蘭考當老師,又到鄉裡當鄉長、鄉黨委書記,他在基層摸爬滾打了20多年。如今職位高了,地位變了,但他對自己的要求一刻也沒變。
有一次去上海出差,焦躍進要了一個3人間。隨行的同志有意見了:上午要和新加坡、澳大利亞的客商談生意,這有損我們縣的形象。
於是開了一個套間。等與外商談完後,焦躍進馬上讓他們把房退掉,又回到了3人間。
有人勸焦躍進,現在時代變了,經濟條件也好了,應該把生活安排舒適些。他說:『父親在世時,曾因為我們兄弟幾個看了一場「白戲」,把我們狠狠訓了一頓。現在雖說是市場經濟了,但黨員乾部對自己的要求不能變。』焦躍進在杞縣任職3年多,沒為親朋好友辦過一件以權謀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