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瀚的太空中有時也會上演“逗趣”的一幕。最近天文學家們就發現,有一顆小行星正與人類居住的地球在太空中上演一出十分有趣的“貓捉老鼠”遊戲。
相對於地球的位置,這顆小行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卻從不會非常靠近。這顆名爲“2002 AA29”的小行星的直徑只有約60米,小得幾乎很難觀測到。去年在美國航空和航天局(N ASA )一個旨在發現和測繪地球附近運轉的小行星計劃中,一架空軍望遠鏡艱難地“捕捉”到了這顆小行星。
目前,“2002 AA29”與地球一樣圍繞太陽旋轉,它相對於地球作馬蹄形運動。就像老鼠“戲弄”貓一樣,它有時會加速超過地球,有時又會放慢步伐,似乎“故意”跟在地球后面。但N 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專門研究小行星的研究員查德斯說,兩個天體永遠不會碰到一起。“在某幾十年內,它的步伐比地球慢,於是地球就追了上來,本週內,它們要有一次95年來最近距離的靠近”。
8日,這顆小行星將到達距離地球600萬公里的位置,這將是兩者之間的“最親密接觸”。查德斯稱,屆時,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小行星將旋至地球內側軌道,運行速度會超過地球。
而在接下來的95年中,小行星的運行速度將持續快於地球,直至它從後邊趕超上來,越過地球。然後地球引力將迫使它旋至外側軌道,轉入“慢車道行駛”,地球又轉而變成“追趕者”。再過95年,地球又從後邊追上來。二者就這樣循環往復,不停轉換角色,上演“貓和老鼠”的有趣遊戲。
不過計算機模擬系統顯示,大約600年後,這種模式會稍有變化。查德斯說,那時,這顆小行星會圍繞地球運轉,但它永遠都不會像地球真正的衛星那樣在特定軌道上繞着地球轉。僅過40年,兩個天體就會又恢復到目前這種“貓鼠”模式,並且一直持續很多個世紀。噴氣推進實驗室小行星計劃的負責人唐·約曼斯在聲明中表示,“這顆小行星與地球撞擊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因爲有地球引力擋在中間。它倆總是輪流在後面躡手躡腳地靠近對方,但從不會離得太近。”即使“2002 AA29”真的與地球撞擊,也不會引發波及整個地球的毀滅性災難。查德斯認爲,後果頂多是地表被小行星鑿出一個直徑1000米多一點的大坑。
科學家將在美國天文學協會的全國大會上公佈對這顆小行星的觀測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