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今年是聯合國“國際淡水年”,明天是世界水日。記者從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獲悉,在中國政府援建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的海水淡化配套工程招標中,該所一舉中標,本市第一臺海水淡化裝置即將走出國門。同時本市萬噸級海水淡化系統在醞釀過程中。本市海水淡化產業初具規模。海水將成爲“藍色石油”,爲天津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爲制約我國乃至世界各國沿海城市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開源節流———向大海要淡水,已經成爲解決沿海城市淡水危機的有效途徑。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的海水淡化配套工程招標中,海水淡化所在和普羅名特(中國)公司、上海匯通公司等國內外四家海水淡化工程公司的競標中一舉成功。該500噸/天的海水淡化裝置是港口工程的配套項目。在港口工程施工期間,海水淡化系統爲港口建設供水。港口工程竣工後,海水淡化系統移交給巴基斯坦方使用。
爲適應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當地的條件,海水淡化所依據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對招標文件中的工藝路線進行了大膽變更,採用國際上最新海水淡化技術路線,以確保設備可以在較惡劣條件下穩定運行。另外,爲降低能耗,海水淡化所運用選用了國際最新能量回收裝置,使系統的電力消耗降到最低,噸水耗電僅3.2度,是國際上同等規模的最高水平。
按照合同約定,海水淡化裝置將於2003年4月10日全部完工並運抵天津港。商檢完成後將於2003年5月上旬運抵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施工現場安裝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