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從天津市科委獲悉,由歸國博士南開大學王磊教授承擔的“致病腸道細菌———志賀氏菌檢測基因芯片的研製”項目近日取得重大進展:該項目針對不同種志賀氏菌特異基因及其探針已申請專利12項,爲天津搶佔生物芯片開發制高點和實現產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預計在未來的五年內,該專項開發的產品能夠銷售530萬片,銷售額6.25億元,純利潤達2.65億元,將成爲天津生物技術領域的優勢產業。
對病原菌的鑑別,傳統的血清學鑑定方法存在着漏檢、耗時久等缺點。而生物芯片特別是基因芯片具有大通量、高速度的優點,只需一次反應就可以對感染菌進行全面的檢測。隨着生物芯片製造技術的快速成熟,芯片的成本將大幅度下降,在取代傳統方法進入醫學醫療檢測領域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目前,對急需致病菌進行大通量、快速檢測的應用領域主要有:醫學診斷、食品、畜牧及環境與流行病檢測等。我國每年約有1億多人次因致病細菌造成呼吸道、腸道等多種流行疾病,每年所發生的直接醫療費用高達1000億元以上。“志賀氏菌檢測基因芯片的研製”科技專項是基於細菌表面多糖分子的多樣性,通過樣品與探針的雜交反應對樣品中致病細菌進行檢測。因此選擇不同菌株的特異基因序列設計特異的DNA探針,是病原菌鑑定芯片的技術基礎。目前,該項目掌握了大量的特異探針,佔領了致病菌檢測芯片產業化的核心技術,利用基因芯片檢測的時間已由傳統檢測方法的6天縮短到了幾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