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高46.28米、長212.20米、寬143.64米的鋼結構“大蛋殼”正在上海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地上緊鑼密鼓地打造,這就是將落戶於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橢圓大穹體屋頂。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金海昨天透露,首批重達400噸的環頂樑構件即將於6月底運往北京並在現場吊裝,構成總重6750噸的“大蛋殼”上最頂部的一小片,而整個大穹頂有望於年底完工。
35000平方米的人工湖湖面上浮起一座鈦金屬飾面的橢圓形大劇院———在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關於國家大劇院的浪漫構想中,施工難度極高的大穹頂是整個設計的核心。江南重工負責此項目的工程師告訴記者,用鋼量如此之多的殼體建築,除了日本關西機場外,在全球都很少見,而跨度200米以上的橢圓形球體更是前所未有。去年8月,曾經建造過上海大劇院、浦東國際機場鋼結構的江南重工作爲國內唯一一家“符合國家大劇院鋼結構製作招標文件要求”的製造商一舉中標,承擔起了打造“大蛋殼”的任務。
用6000多噸鋼材建成設計如此精密的大穹頂,哪怕是1毫米的誤差也不被允許。因缺少國內有經驗的設計顧問單位配合與技術支持,江南重工只能邊施工邊摸索,還真想出了不少好點子。比如法方曾要求鋼結構穹頂整體要先預拼裝一次,這意味着至少需要一塊213米×144米的工地,在吊裝、設備上都不可行,江南重工就建議將難度最大的環頂樑預拼裝,其餘採取平面預拼。再比如原先方案採用小節點螺栓連接,而上海工程師提出改用管子套筒焊接,使每個鑄鋼件的重量從100餘公斤“瘦身”到34公斤。這些建議都得到採納,僅此兩項就節約了施工費2000餘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