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武當山遇真宮失火案開庭審理。法院尚未宣判,庭外又起波瀾:被開除公職的武當山文管人員薛森18日投書楚天都市報稱,他是單位領導弄虛作假的犧牲品,代人受過的替罪羊。他在信中寫到,在遇真宮火災發生前,他與兒子薛明輝只負責元和觀文物的安全管理,遇真宮不歸他負責。“1·19”事發當晚,他接到通知,到文管所機關通宵造假,說遇真宮歸他管,還填寫了自2000年11月1日至2003年1月19日遇真宮的27本假值班日誌和1本假消防安全檢查紀錄。和他一起造假的還有文管所的殷守軍。如今他被開除公職,面臨被起訴的危險,很多領導也承認他受了冤屈,卻又不讓他申訴,於是只好求助輿論,還自己一個公道。
薛森所說是否屬實牽記者決定趕赴武當山探個究竟。
薛森用什麼證明自己
19日上午,記者來到武當山經濟特區。11時許,見到了衣着不整,形容憔悴的薛森。記者就他信中所述逐條求證,談到他所說的28本假紀錄時,薛森回憶:遇真宮火災當晚,文管所通知他到所機關,安排他和太子坡辦事處負責人殷守軍突擊補填2001年11月1日至2003年1月19日的值班日誌、消防安全檢查紀錄,忙了整整一夜,完成了27本遇真宮的假值班日誌和1本假安全檢查紀錄。
薛森投訴“文管所連夜造假”是否屬實,找到他所說的保存在文管所的假記錄本是關鍵。
19日中午,薛森帶記者首先找到原武當山文物宗教局局長、文管所所長、黨支部書記羅志教。遇真宮大火後,他的職務均被撤銷。見面後,記者反覆追問薛森所說的編造值班日誌和安全檢查紀錄的事,羅說,這裏的事他不想多談。
下午3時許,記者和薛森又來到新任局長兼所長姚天國的辦公室。姚說:“你來採訪,要講程序。你先去找區委宣傳部,我再接待。”
下午4時許,記者找到武當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盧家亮,並與他一起再次來到文管所。記者反覆向姚局長提出,想看看薛森所說的那些記錄本,沒別的意思,只是想印證一下薛森投訴的真假。
姚仍不同意,並對記者說:“這方面的東西還是建議你不要看。”
就這樣,記者被打發出門。不過,這一圈找下來,記者所接觸的人中,既沒有人對薛森所說的造假一事表示明確肯定,也沒有人表示明確否定,但誰都不願意拿出證據一辨真僞。
薛森造假了嗎牽如果造了假,爲什麼要造假、有沒有人指使牽薛森的投訴中,還提到其他人,記者決定找這些人進一步求證。
又有兩人承認造假
薛森投訴說,出面安排他造假的,是武當山文管所原副所長殷守傑等人牷當晚和他一起造假的,還有文管所太子坡辦事處負責人殷守軍。這兩人對此有何說法牽記者再次赴武當山採訪。
殷守軍承認,1月19日深夜11點左右,所裏打電話說遇真宮失火了,要他到文管所集合。去了後,所裏就安排他和薛森一起造假。
文管所原副所長殷守傑被撤銷原職後,改任文管所南巖辦事處負責人。23日下午1時許,記者和薛森一起趕到南巖。殷守傑接受採訪時說:“失火的當晚,薛森和殷守軍來所裏集合,我給薛森劃分了值班日期:從2002年3月24日到2003年1月19日牷值班人填薛森和武校人員薛新寶。”
薛森插話說:“實際上我不負責遇真宮,我根本沒去那裏值班。”
記者問殷守傑,既然是這樣,那爲什麼要薛森這樣填牽殷守傑說,是所領導安排的,當時是爲了應付輿論。記者問,哪個所領導牽殷守傑吞吞吐吐地說:“還是不說吧。”
這樣,至23日,已有薛森、殷守軍、殷守傑承認造假。
聯合調查組再次進駐
21日,十堰市、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紀檢監察部門組成三級聯合調查組,再次進駐武當山展開調查。
據悉,省領導和十堰市主要負責同志,均批示儘快調查覈實薛森投訴等情況。
23日,十堰市紀委副書記張士國告訴記者,薛森的投訴是個新情況。如查實有人造假,相關人員將受到嚴肅處理。
武當山特區紀委書記蔣運泉介紹,因文管所保衛科原科長龔尚德請假外出,調查還在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