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年的江漢女子交警班全體隊員合影。(前左至右為:孫淑娥(已去逝)、程素萍、彭能元、賴帆、丁善文、商春蓮。後左至右為:王憶、邱益英、餘先明、熊秀清、梁翠仙、王秀蘭、夏揚林) |
今年3月,人民公安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新中國第一代女交警》的文章,講述的是首都最早的3名女交通民警的故事。記者由此萌生了尋找武漢首批女交警的想法。6月初,記者從市公安交管局宣傳處副處長黃進明處獲取的一份史料中了解到,武漢市於1958年2月就已組建女子交警班,比上文所指的那批早8個月。這一創舉,曾被時任公安部長的羅瑞卿譽為『開路先鋒』。
一次偶然的機會,記者的一位朋友談及其母曾是當年武漢首批女交警,叫梁翠仙。記者連忙聯系采訪,又意外獲悉梁翠仙與少數老隊友還有聯系。
此後的查找提速。6月25日上午8時,梁翠仙告訴記者:武漢首批13名女交警,有10名在她家集合,遺憾的是,另外3人,1人已去世,兩人在外地早已失去聯系。
盡管查找工作並不完美。但當記者走進這群昔日警花中間,立刻被她們樂觀向上的情緒所感染。這群最大72歲,最小也有66歲的老人,仿佛又變回到45年前20多歲的樣子,你一言我一語,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
當交警站馬路?!開始並非都自願
據武漢交管局史志記載:『1958年2月,市公安局在江漢交通中隊成立了交通民警女子班(13人)。』
梁翠仙回憶:『成立女子交警班的決定,市公安局早在1957年底就有了。當時局領導從北京回來,決定學習前蘇聯『經驗』成立女子交警隊伍。1958年初,一天單位組織看電影,我所在的局十三處(現刑偵處)處長,碰到戴著眼鏡(除看電影,平時不戴)的我,先問我眼睛是否不好,接著就說,處裡決定讓我去即將成立的女子交警班。
『我一聽,心裡老大不願意,去當交警站馬路?!多丟人現眼呀!雖說當時婦女思想一天天在進步,但女人不該拋頭露面做事的舊觀念,在我身上還有印跡。我就跟處長說,我寧願下農村,也不當交警。處長一聽笑了,說處裡已決定了。我當時已是中共預備黨員,看處長這樣堅定,口裡說服從組織分配,回家一晚上沒睡好覺。』
1958年2月,梁翠仙來到江漢交通中隊女子交警班報到,被組織上任命為副班長。班長叫彭能元,是來自治安處的一名科員。對來女交警班,她也有想法,她調到治安處以前,曾在其它部門多次參加過大型保衛工作和大案工作。她『怕這次來交警班,會被人誤以為犯了錯誤。因為別人會想,不然怎麼會讓我去站馬路當交警』。
來自局三處的邱益英,沒有她的兩位班長那多顧慮。解放前為逃避包辦婚姻,從老家來到武漢的這位新洲姑娘,對共產黨使她得以解放無限感激。她參加工作後有很強的報恩思想。對抽調到女交警班上班,她一點也不覺得丑,甚至是欣然同意。
而來交警班前一直在八處負責外賓保衛的商春蓮,有著那個時代特有的率真性格。『乾一件事就要乾好,決不回頭。』上級一聲令下,她就來了。
在她們之後,程素萍、賴帆、丁善文、王憶、餘先明、熊秀清、王秀蘭、夏揚林、孫淑娥等紛紛趕來報到。這13名隊員中有7名黨員、8名科員。
十三麗人,劃出江城街頭一道靚麗風景
江漢交通中隊女子交警班後,當時設在前進五路1號的中隊隊部(現已拆遷)門前,就沒斷過看熱鬧的人群。這13名女交警除一人來自基層派出所,其餘均是從市局各專業處下派而來。她們文化水平較高,個頭都在1.6米以上,相貌也端莊,自然引起周圍居民的好奇。
班長彭能元回憶,當時剛來什麼也不會,好在女子班隸屬的中隊三小隊涂隊長是個負責而又熱心的人,每天組織她們練習打指揮棒、上街見習。
梁翠仙的日記當時對實習場景有這樣的記載:
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四日
……從七點鍾起,每人實習半小時。……八點鍾過去了,我們這一班前半個鍾頭是我打指揮棒,彭能元拿傳話筒。這時四面護欄已經站滿了人,他們都在指指點點地看我們呢。事情真不湊巧,當我指揮了幾輛車子後,接著中山大道上段來了一輛公共汽車,我好像看得很清楚方向標是『直行』,所以我就打了一個『直行』信號。遺憾的是這輛公共汽車不是直行,是小轉彎。頓時人們哄笑起來。哎呀,當時就感到自己的臉發燒……過後涂隊長說:『這是車子的方向標有問題,光有紅的,沒有綠的。』任憑他對我有這樣的解釋,但我仍然是不好意思。
一個月的訓練和實習很快過去。首批女交警就要上崗的消息驚動了媒體。1958
年3月7日,湖北日報記者程度等人趕到前進五路一號采訪即將正式上崗的女交警們。當天梁翠仙的日記這樣寫道:
一九五八年三月七日
我們十三人到現在差不多都基本上掌握了操作開燈、打指揮棒,喊話筒也大膽,而且准確、清楚些了。想起明天,要正式上街執行任務,說實話,我的心都要跳起來了。我們十三個人,武漢第一批女交通民警。哎呀,千萬不要再出笑話……
1958年3月8日,漢口民生路口(現武漢工藝大樓門前)、江漢路口(現江漢路人行天橋下),人山人海。人們爭相目睹:開天闢地頭一遭,女交警站在街頭指揮交通咧!
那時人們眼中,女交警在『時裝』的襯托下英姿颯爽:身著藍色警服,腰束皮帶,手持紅白指揮棒從容地指揮來往車輛。江城街頭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一次難忘的接見
1958年9月14日下午,時年24歲的邱益英突然接到江漢區婦聯的會議通知,通知對著裝有要求,要著上白下藍的交警制服、腰間系武裝帶。到區婦聯後,婦聯請參加會議的代表上卡車,將一車人拖到洪山禮堂,這時纔說當晚有場晚會,請參加一下。
邱益英到武漢市公安局前曾在省公安廳工作過,一進會場就看到不少省廳的民警和省直機關的同志。下午5時,入場。晚6時,入會者整齊地坐下。
晚7時,禮堂廣播突然響起:『毛主席要來參加今天的晚會!』全場一下子沸騰起來,人們不約而同地看著入口處。作為一名基層
的普通民警能親眼見到毛主席,讓坐在第10排的邱益英直感覺自己『像在騰雲駕霧一樣』。
隨後,毛主席便邁著穩健的步子走進來了,主席身著白色襯衣,褲子的顏色較淺。
邱益英的眼睛盯著毛主席,『生怕一閉眼,一切都變成了夢』。看著毛主席走進第4排座位,居中坐下。邱益英看著主席的背影,數起了座位的排數,『我離主席只有6排距離!』
晚會開始了,上演的是湖南戲《劉海砍樵》。中場休息時,省婦聯主任通知邱益英到小會議室開會。進了會議室,她看到首屆全國勞模朱久也在場。此時,毛主席的隨行攝影記者侯波走進來說,毛主席要接見他們。
邱益英趕忙找服務員要了杯茶水,她需要鎮定一下,她說當時『心已有些難以承受激動了』。侯波安排邱益英在朱久之後等候接見,並交代說:『你著制服,回答主席提問前應先敬禮。』邱益英趕緊瞅空又擦拭了一下她的棕色皮鞋。
毛主席很快走到邱益英跟前,用一口湖南話問她:『你幾時上的崗啊?』『今年「三八」。』
主席後來又問了3個問題,邱一時回答不上來,只好連敬了3個禮。主席握著邱益英的手最後說:『你不簡單嘍。乾得好嘍。以後在工作上好好克服困難嘍。』只見鎂光燈一閃,侯波留住了這歷史一刻
『開路先鋒』贏得美譽文
艱苦環境,打造出一支過硬隊伍
直到今天,不少老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是說,站在馬路中央被人圍觀的感覺並不好受。在正式上崗後的若乾天內,人們從三鎮趕來,圍觀的市民有增無減。剛開始還真不習慣。
時間長了,圍觀的人少了,天氣也一天天熱起來。
1958年的夏天特別難熬,女交警們從4月起就換上了夏裝:白上衣、藍褲子。盛夏時節,武漢氣溫高達40℃以上,柏油馬路上更是熱浪襲人。班長彭能元說,女子交警班隊員無人退縮,按排班表兩人一班輪流上崗。一人站崗指揮3小時纔能下來歇息,第二個人馬上頂上去。
但女交警的指揮有時也會遇到阻力,有的司機有意延誤通行時間。對這種現象,女交警們逐漸摸索工作方法。
邱益英說,和江漢路口相比,在民生路口值勤要費工夫得多。因為這裡過去是條上坡路,當時不像現在汽車多,而是載貨的板車多。女交警在崗上打指揮讓他通行,可他拉不動,時間一長就會阻礙交通。女交警為防止這類現象出現,常常趕上前去幫忙推,甚至為板車師傅送茶送水。一天下來大家都累得不行,但這樣也就融洽了她們與板車師傅間的情誼。
除了平時站崗指揮交通外,女交警們還利用節假日走進工礦企業,車隊、碼頭、學校,宣傳交通法規。後來,途經她們所在崗的司機,都自覺服從指揮。
13名女交警當時大都結了婚,有的已有了一個甚至兩個孩子。商春蓮來當交警時就剛生下第二個孩子。她說,當時隊裡的條件很差,隊裡分給她的宿捨在距隊部不遠的一條小巷內老永康裡6號,每天只有下班後纔能喂孩子。為讓孩子得到照顧,她先請來了婆婆,後來覺得婆婆太累,又請了媽媽。她的婆婆在忙完了孫子後,還抽空上街給她送水,晚上搓洗她換下的衣服。當時女交警的白夏裝是斜紋布做的,搞髒了很難清洗,婆婆自創用熱水浸泡的辦法清洗,晾乾穿上身特別漂亮。三代同堂擠在一起,商春蓮沒有違背當初來到女子班時給自己定下『乾工作就要乾好』的誓言,她沒有耽誤一天工作。
江漢女子交警班13名隊員齊心努力,在市民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武漢交管局史志記載:女子交警值勤時,處理違章嚴肅而和藹,崗位百米內未發生責任事故,交通秩序良好。到1959年,漢陽、江岸、武昌、青山四個交警中隊陸續成立了女子班合計45人,全市女子交警共計68人。
『開路先鋒』,榮譽接踵而至
武漢成立女子交警班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一下子飛向四面八方。1958年,讓江漢女子交警班所有成員一生懷念。
這年4月28日,時任公安部長的羅瑞卿大將為視察中共八屆六中全會准備情況專程來漢,特地假道來看望女子班。老人們還記得,和藹親切的羅部長,在市領導和市公安局領導的陪同下,走進了她們的前進五路1號隊部邊一條小巷內的接待室。班長彭能元回憶,當時她向羅部長匯報了工作情況。羅瑞卿部長很滿意,很高興地答應和女交警們一塊合影。女交警們一下子『瘋』起來,紛紛擠到羅部長身邊,『將身材魁梧的羅部長擠得兩手臂都挨到了一起』。隨後,羅瑞卿一行來到崗臺慰問值勤的女交警,稱贊道:『你們是開路先鋒,為祖國爭了光,為武漢爭了光。』
這次接見期間,羅瑞卿曾問彭能元,『你見過毛主席沒有?』曾參加過保衛工作的彭能元老實說見過。羅瑞卿說,『只要你們繼續努力,依靠群眾管理好交通,我相信你們還有機會。』
果然到7月9日,公安部在京召開第九次全國公安會議,羅瑞卿點名讓彭能元以湖北代表團成員身份前去開會,會議期間還受到了毛主席集體接見。合影時,周總理和劉少奇同志臨時不能來,彭能元被人從第二排拉到了第一排,在毛主席右側第四的位置坐下,中間隔著鄧小平同志。梳著兩根大辮子的彭能元當時激動得無以言表。
1958年11月,江漢女子班中年紀最大的王秀蘭被推選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並以江漢女子交警班的情況做大會發言。會上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集體接見。
年底,羅瑞卿部長接見中共八屆六中全會在漢舉行期間參加保衛的工作人員,梁翠仙等女子班成員再次受到接見。
美譽引來求愛信
在參加一系列活動、會議和接見後,武漢江漢女子交警班女交警的形象不斷出現在國內有影響的媒體上,她們在全國的名聲越來越大。
據邱益英回憶,這樣一來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女交警不斷接到全國各地來的求愛信。
商春蓮證實了這樣的說法,她就曾收到過類似的信件。好像是1959年的事,信來自西安某邊防部隊。
商春蓮含蓄地笑著說,那信寫得很好,主要是抒發一種感情,『我給他回了封信,大意是希望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後來他再來信,就沒有再回信了。』
由於當時女子班隊員均已婚,她們在處理類似事情時,都和商春蓮一樣很理智,因為這種書信交往長了,哪怕不涉及談情說愛,也可能會傷害對方,所以很快便『剎車』了。首支女子交警班撤銷
據武漢交管局史志記載:由於女交警們身體逐漸不適應路面交通勤務,1962年3月27日便撤銷各女子(交警)班,其成員轉調交通後勤或其它工作單位。
彭能元說,其實早在1960年,全國的女子交警班已開始逐漸撤銷,當時她們受邀參加的外地報告會也臨時取消。後來纔知道,這是周總理對女交警的關心。邱益英現在這樣看待當時的撤銷決定:『女交警確有不方便的時候,如懷孕女交警挺著肚子上街值勤,既不安全也不雅觀。』
13名女隊員多數仍留在了武漢公安系統直到退休。至今,武漢交管系統再也沒有成建制的女子交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