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發生的大面積停電事故,給同樣正處於滿負荷運行中的中國電力工業敲響了警鐘。
上午,國家發改委要求電力系統有關研究機構迅速提交一份報告。
這份專業性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發生事故的電網,總容量爲6.59億千瓦。在事故發生 的最初3分鐘內,就有21個電廠停止運行。其中,坐落在俄亥俄州的PERY核電廠停止運行後,頻率波動造成了另外10座核電廠也停止運行。至8時12分,共損失負荷61800兆瓦。
鑑於美國政府已經排除了恐怖事件引發大面積停電的可能性,報告根據現已掌握的資料分析,認爲最大的可能是:由於美國現在使用的是同步電網,網與網之間全部採用交流連接,只要有一家電廠出事,頻率的瞬間波動就會引起全網波動。已經有報道猜測,俄亥俄州的一家電廠遭到雷擊,可能是事故的源頭。有美國的電力網絡調度人員稱,最先出現的網絡故障,發生在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高壓聯絡線上。
報告認爲,發生事故的另外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在電力供應急劇緊張的情況下,電網運行管理人員切負荷(對部分用戶斷電)可能切得太慢,造成電壓過低,引發連片事故。有關人士解釋說,最關鍵的就是掌握好一個時間差,有時早切0.1秒,就不會出問題,晚切0.1秒,可能就一切都晚了。
報告對於我國的供電安全提出了若干建議———
要加強電源(發電廠)建設,保證電網有足夠的備用容量;要加強電網的總體規劃,合理限制同步電網的建設,電網之間最好採用直流連接;要改善電網結構,高一級和低一級之間,不同地區之間,要分層分區運行;要嚴格執行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準則;要安排合理的運行方式。
與上述報告有關的人士對記者解釋,中國的電網建設得比較晚,吸取了西方國家電網建設的許多經驗教訓,因而安全狀況比美國要高。而美國的電網是在自行摸索中建設起來的,所以比較容易出問題。美國原能源部部長、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理查德森就說:“我們是一個超級大國,擁有的卻是第三世界水平的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