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市民對天氣預報的準確度再次提出了“質疑”:明明說連續四天有雨,可下了一天雨之後,第二天就不下了。日前,記者就天氣預報準確度問題採訪了北京市氣象臺臺長郭虎和北京市專業氣象臺臺長丁德平。他們表示,這種“不測風雨”出現的概率今後將逐步減小。北京將編織更細密的高空、地面立體“氣象網”,爲市民提供更加精確和細化的天氣預報服務。
問:北京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到底有多高?
郭虎: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在,北京短期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已經由過去的60%-70%提高到了70%-80%。這裏所說的短期是指與市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24小時天氣預報。在發達國家,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也是在80%-90%,北京的天氣預報水平在發展中國家處於領先地位,而在發達國家屬中等水平,這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在考察了北京氣象臺後下的結論。
問:是什麼導致了天氣預報有時不準確?
郭虎:有時候,天氣預報不太準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風雲變化中許多因素還沒有完全被我們所掌握。比如最常見的下雨,它就和溫度、氣壓、溼度、風力等諸多氣象因子有關,其中的一個因素髮生變化就可能差之千里;二是天氣探測系統覆蓋不完全。我們的氣象觀測站一般都是間隔百公里左右,大部分地區間距更大,有些地區的天氣系統就觀測不到;三是北京地形複雜,有三分之二是山區,海拔從2000米到50米相差很大,其中的變化更是無常,這也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原因之一。當然,不斷提高準確率是我們工作的不懈追求。
問:那麼,靠什麼來提高預報的準確率並讓公衆滿意呢?
郭虎:先進科學技術是我們提高預報準確率的法寶。目前,我們所依賴的科學技術主要有氣象衛星、雷達、近百個自動氣象站以及每秒運行速度150億次的巨型計算機。隨着更多先進科技在氣象預報中不斷採用,北京天氣預報準確率的繼續提高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氣象部門已做出規劃,在2008年前,在京城的東、西、南、北建起多達上百個的自動氣象觀測站,並利用多顆氣象衛星和巨型計算機摸透“老天爺”的脾氣,爲京城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細緻入微的服務。
問: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的同時,氣象部門還有沒有更加細化和人性化的服務?
丁德平:現在,在每天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我們已衍生出了交通、健身、健康、飲食、生活、工作、學習、旅遊、生態九大類60種左右的氣象服務指數,囊括了衣食住行,從市民早晨一睜眼到晚上睡覺都包括在了氣象服務中。
下一步,我們還要推出難度更大的雷電預報、閃電定位服務等,甚至更加個性化的氣象服務產品。另外,北京天氣預報的無縫隙連接也已基本形成,0-3,3-6,6-12,12-24、24-36,36-72小時到一週天氣預報我們已經向社會播報,時間更長的天氣預報向社會發布也不是沒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