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時事評論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十分罕見!朝鮮被指向日本海發射十多枚導彈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6-02)
· 『引進來』也要『走出去』!生態城代表團赴新加坡『上門招商』
· 天津新聞 (2024-06-02)
· 天津市『延安精神永流傳』系列活動在西青區第六埠村啟動
· 端午節高速公路不免費 假期尾日車流量最高峰
· 歷時兩個多月 第六屆『天津好童聲』少兒歌手大賽落幕
· 藝潤童心 美育新人 天津市三幅集體作品參展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
· 『乘著歌聲的翅膀——門德爾松作品音樂會』衝泡『音樂下午茶』
· 夫妻一方違背公序良俗的直播打賞,法院判決應予返還!
 

從美國沒有非典大流行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http://www.enorth.com.cn  2003-09-26 10:25
 

 

  在今年初的SARS疫情中,美國也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但並未發生大流行。專家認爲,這與他們相對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不無關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國好的經驗可爲我所借鑑。爲此,本版特約請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黃建始撰寫此文,以饗讀者。

  美國爲什麼沒有SARS大流行

  根據流行病學的傳染病三角形模式,一個傳染病要流行,必須滿足病原、宿主和環境三方面的條件。SARS作爲一種新病原體,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或分泌物直接感染。每個人都有易感性。美國SARS患者中白人和亞裔人各佔43%左右的事實,可以排除SARS對宿主具有種族特異性的假設。從人口角度來分析,有人會說SARS重災區北京和香港均人口密集且流動頻繁,可能是SARS在這些地方暴發流行的原因。然而,美國的紐約等大都市人口同樣密集且流動頻繁,顯然這個解釋不能完全成立。

  分析發現,美國之所以在SARS疫情未明的情況下能預見到SARS的嚴重性,與他們經歷了慘痛的“9·11”事件以及隨之發生的炭疽危機有很大關係。“9·11”事件後,美國以反生物恐怖的名義,投入大量資金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供了應對SARS的防禦網。美國應戰SARS採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時刻準備着,立足美國,關注全球。從2月中旬開始美國CDC(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就一直關注中國廣州的非典型肺炎的暴發情況,作好各種準備。

  二是應對SARS高效率、高效應。3月12日,WHO發出全球預警信息後,當時美國儘管還沒有任何可疑的SARS病例,但因爲加拿大出現了可疑病例,美國CDC在兩天之內,即3月14日就啓動了國家應急中心。這個中心是“9·11”事件後,美國在反思處理炭疽危機後發現指揮系統不是很有效,花費了約710萬美元建起來的。

  三是細緻務實,具體措施迅速到位。第一個措施就是3月15日向全國各地醫院和臨牀人員發出SARS預警,做到了“有備”,避免了臨牀醫生在病人來到時措手不及而導致不該發生的醫院內感染等現象。同時,美國CDC向各州衛生廳詳細通報全球SARS情況。而且,馬上開始調查可能接觸過SARS病人並經過美國的旅遊人員患病情況,爲去東南亞旅遊的人員或從疫情國返回的乘客發放SARS預警卡,頭一個月就發了50多萬份。另一個具體措施是爲地方衛生局、醫療機構、臨牀人員提供監測和確認潛在SARS病人的指南。因爲美國搞反生物恐怖,做了好幾年的準備,所以能夠在一二天時間裏把這些指南都拿出來。美國還向WHO派出30多名科學家,科研人員也馬上開始分析標本、尋找病因。所有措施均在CDC網站上公佈。而所有這些,均是在啓動之初短時間內陸續到位的。

  四是及時授權,很少行政干預。4月4日,美國總統布什專門簽署行政命令,賦予公共衛生機構對SARS和相關疾病隔離檢疫的權力。爲了做好危機溝通,保證信息透明,其網站經常更新,而且每天都要向媒體通報。

  五是在科研戰略上,採取流行病學現場研究和實驗室病因及藥物研究齊頭並進的辦法。3月底,美國已掌握曾在香港住過並返美的人員名單和地址,並詳細詢問流行病接觸史,取血樣並追蹤觀察。所有調查研究都制定有標準程序,利用網絡交流並隨時根據反饋作出調整。從2月份就開始了病原學研究,12天就繪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圖,同時緊張篩選測試上千種藥物。

  正是美國相對完善的公共衛生應對體系,使其能在突然來臨的SARS面前,有能力迅速採取以上措施,沉着應戰。

  認識美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

  美國有一整套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體系。由於該體系的建立和加強是在反生物恐怖國家安全的背景下完成的,它集中了美國最好的資源。美國國防部、衛生部、聯邦調查局、環境保護局、應急管理局和能源部均參與了應對體系的建立和加強工作,保證了該體系的強有力的指揮功能。

  從公共衛生專業的層面來看,美國的公共衛生應對體系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

  一是全國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包括國家應急行動中心、電子網絡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大都市症狀監測系統以及臨牀公共衛生溝通系統。電子網絡疾病監測報告系統按疾病設立不同的報告系統,一竿子到底,比如普通傳染病、艾滋病、結核病等。近年來還開發出各種針對不同症狀的不同監測系統,以及可以迅速通知臨牀人員的預警系統。有的監測醫院急診室病人有關症狀,有的監測市面藥房藥物銷售情況,有的監測學校學生缺課情況,有的監測法醫有關死亡解剖的記錄,有的監測貓狗死亡情況,有的監測逛商場人打噴嚏的症狀,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目的就是一個,早期發現疾病暴發的先兆,贏得時間準備應對。

  二是全國公共衛生實驗室快速診斷應急網絡系統。美國公共衛生系統實驗室自成體系,按聯邦、州、基層分爲三級。該系統專長於實用檢驗,在人員、設備、資金方面與大學臨牀實驗室各有所長。工作人員沒有發表論文的壓力,全國上下互通有無,統一爲現場調查服務,很少各自爲戰的現象。

  三是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控制機動隊伍和網絡系統。CDC的疫情情報服務培訓班通過50多年的運行,已建立了一支精良的機動隊伍和全國網絡。此外“9·11”事件後,全國上下還撥專款建立了一支地方流行病學專職隊伍。

  四是全國大都市醫學應急網絡系統。該系統覆蓋了美國的所有大城市,由聯邦政府出錢裝備和補貼各大城市的醫院,包括現有的傳染病醫院或綜合醫院的傳染病科,使每個簽約醫院(科)都有負壓病房等應對設備。這些醫院平時根據市場需要運行,同時不斷進行傳染病防治能力的訓練準備。一旦出現疫情,在政府要求的時間內,可以馬上轉換爲應急醫院。

  五是全國醫藥器械應急物品救援快速反應系統。美國的國家醫藥和用品應急系統以大集裝箱的形式,在美國幾個保密的戰略地點儲備應急醫藥和急救用品,包括疫苗、抗生素、抗體、解毒劑及輸液設施等,可在12小時內爲美國任何受災區一次提供50噸以上的醫藥和急救用品,保證了重大公共衛生和災難事件處理無後顧之憂。

  美國不少專家認爲,公共衛生安全是和國防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一樣重要的國家安全。即使生物恐怖事件暫時沒有出現,建立公共衛生應急系統也可防治疾病,應對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就像當年爲國防需要建因特網一樣,投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雙贏戰略。正是基於上述認識,美國建立和加強了他們的公共衛生應對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國人民免受SARS的侵害。

稿源 人民日報 編輯 石辰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基金贖回嚴重藍籌股鏈條被破壞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無間道 三類基金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一度跌破5000點 牛市爲何有七成股民虧損
政策缺乏“主見” A股市場必然迷失
南汽、菲亞特“協議離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廣東大勝山東奪九連勝 大鵬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節實錄:弗老大上場助推姚麥 火箭大比分領先
弗老大引領火箭板凳大爆發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國女排聯賽總決賽將開始 天津女排考慮引援
雄鹿主帥贊易建聯比諾天王出色 稱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空調鞋美國問世 每雙鞋售價約60美元(圖)
“嫦娥一號”衛星試傳月球圖像數據
“野生中華鱘再現長江”遭專家否定
一級保護動物懶猴半夜爬上農婦蚊帳
從嫦娥失蹤到華南虎風波 看中國式網絡影響
周杰倫承認新專輯銷量下降 只關心是不是第一
《鐵嘴銀牙》主創宣傳 佘詩曼力撐陳小春(組圖)
田亮葉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會退出娛樂圈
傳楊樂樂汪涵處分居狀 陷感情危機
張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動 衣服下滑頻護胸(組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