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火箭發動機、長征二F副總設計師張寶琨,日前接受港澳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的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最大的分別,是“神六”可能載兩人航天,成員較“神五”爲多。
中國首架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飛天的餘慶未散,科研人員已積極投入研製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張寶琨向記者透露,神舟六號可能載兩人航天,但以神五發動機(長征二F)的推動力,亦可應付載兩至三人航天,不必特意加強推動力。
雖然發動機技術經多年發展及不斷改進,水平已相當成熟,但科研人員仍然努力不懈,致力研究改良技術的空間,精益求精。張寶琨表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目前正在研製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動力系統,由目前的七十五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改良至一百二十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優點是可提高動力及沒有污染。
神舟五號返回艙四大看點:24日,航天員的“太空家園”———“神舟”五號返回艙被搬進中華世紀壇,人們可與飛船近距離接觸,重溫飛天夢圓的激動時刻。該展覽將持續到本月30日。
看點一:返回艙是個大傢伙
“神舟”五號返回艙重達3噸之多,好似一面大鐘,由於經過大氣層時摩擦劇烈,艙體已呈暗褐色,多處因燒蝕留下斑斑印記,見證了本次非同尋常的太空之旅。就是在這個返回艙中,太空英雄楊利偉生活、工作了20多個小時。
看點二:宇航服全身高科技
宇航服顯得很搶眼。它的主色調是乳白色,局部位置鑲有天藍色的邊線。衣服心臟部位有一個可以擰動的圓形裝置,用來調節衣服內的壓力、溫度和溼度。整個航天服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強度滌綸做成的,能夠滿足航天員在飛行上升段和返回地面時的各種要求。
看點三:航天食品開袋即食
航天員在太空究竟吃什麼?展區一角擺放的各種航天食品揭開了謎底。榨菜、黃瓜、蛋黃、豬肚、牛腱子、螺旋藻……這些航天食品被製成了一口大小的長方形和方形,裝在同樣形狀的餐袋裏,開袋即食。
看點四:“護駕”大傘“中華第一”
曾安全將“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和航天員送達地面的降落傘由1900多塊“小布”拼接而成,大傘布面嚴絲合縫。它是我國目前獨一無二的巨大降落傘,面積有1200平方米,獲得了“中華第一大傘”的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