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漁民無意間捕撈到的“超級大鮎魚”,險些成了人們的盤中之物,就在快要“下鍋”的前一刻,被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匆忙“救下”,被製作成永久保留的珍貴標本,並填補了自然博物館的又一館藏空白。
昨天16:30左右,在津南區鹹水沽鎮的“新潮洲大酒店”裏,記者和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們終於見到了“超級大鮎魚”。此時大鮎魚已經死亡,由於體重太大,必須由兩名成年人合力才能將它提起,立起來的大鮎魚比一般小學生還要高。經過專家測量推算,魚身長達132釐米,體重21公斤,年齡約40歲左右,應該說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超級大鮎魚”。
據飯館老闆講,這條“超級大鮎魚”是一位當地漁民無意間在海河支流處捕撈到的。送到飯館時,已經奄奄一息,不久便死了。有人聽說捕到“超級大鮎魚”,當即預訂準備晚上吃,應該說就快要“下鍋”了。
“這麼珍貴的大鮎魚讓人吃了,實在太可惜了!”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在對鮎魚進行測量後說:“這條‘超級大鮎魚’是非常珍貴的,不論是體重還是長度都只能用罕見來形容。比自然博物館的現有館藏要大3倍還要多。”
爲了免於“超級大鮎魚”成爲人們的盤中之物,自然博物館當場決定,在魚身還沒有遭到破壞以前,立即收購這條“超級大鮎魚”,並在魚皮沒有變幹前製作標本。“超級大鮎魚”終於在油鍋邊被“救”了下來。
鮎魚標本填補館藏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