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美齡去世了。宋美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的人生跨越了三個世紀。宋美齡的家庭是傳奇的,她的人生經歷是傳奇的,她的婚姻更是傳奇。她的長壽也帶有些許神祕的色彩,在2001年紐約公寓爲她祝壽的時候,宋美齡自己說了一句話:上帝爲什麼要我活得這麼長。對於106歲的宋美齡,這個褪了色的“政治人物”的去世,人們會回憶起許多已經沉澱在歷史深處的故事。
爲此,記者採訪了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金光耀。
記者:作爲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女性,宋美齡女士於今天上午(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在紐約逝世。與20世紀同步,享年106歲的宋美齡,在歷史的風雲際會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見。她的容貌,她所接受的東方傳統和西式教育,加之家族強大的背景與美國的關係,使她在權力、財力與魅力的交織中,成爲中國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影響力與爭議的女性之一。說到宋美齡,最形象的標誌就是她穿旗袍,但是說英語。
金光耀:我想也許可以這麼說,宋美齡女士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具有相當政治影響,也同時是具有這種政治影響時間最長的一位女性。1927年,她嫁給了蔣介石,一直到蔣去世之後,在1975年離開臺灣來到美國居住,前後將近有半個世紀的時間,直接在政治舞臺上發揮着自己的作用。在這段時間裏,也有對中國政治生活發生過巨大影響的女性,但是影響的時間沒那麼長。
宋美齡是中國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夫人”。在中國的近代史上,袁世凱等人的太太多是“管家”的,甚至連管家都算不上。宋美齡的姐姐宋慶齡,在1912年嫁給孫中山,但是孫中山當臨時大總統的時候是在1911年,而且時間非常短暫,就兩個月,宋慶齡嫁給孫中山的時候,孫已經不是法統意義上的大總統。應該說,宋慶齡是嫁給了一位偉大的革命者,是嫁給了一位劃時代的名人。宋慶齡以後的革命活動,並不是以總統夫人的名義進行的,她是孫夫人。在1949年以前,以中國統治者第一夫人的名分,出現在近代的中國歷史上,直接參與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就是宋美齡。
宋美齡是一個處於當時中國變型期的女性。他的父親,用今天的表述,是個“海歸派”,到國外做生意後又回到國內來的,用自己的錢資助革命。宋的子女都曾經送到當時擁有最優越教育條件的美國去讀書。宋美齡在美國最好的女子學院上學,接受西方的文化。隨後她回到中國,因爲家族和環境的原因,加入到當年中國的政治生活當中。1938年,當年第一期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就是蔣介石和宋美齡。1937年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的第一年,在美國媒體眼中,作爲當時中國的形象代表,她獲取了“年度人物”的輝煌光環。
記者:中國有一定的閱歷的百姓,幾乎都知道上世紀40年代宋美齡去美國掀起的“外交旋風”。在後來出版的各種圖冊當中,我們也熟悉地看到了她在前線醫院奔波的留影。
金光耀:宋美齡來到美國,住在白宮,與羅斯福總統與夫人建立了相當良好的關係,給美國大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爲宋美齡的外交活動,使得中國的抗日戰場獲取了外國軍事援助,這對中國抗日戰爭起到了作用。宋美齡和當時中國空軍的關係,人所共知。
宋美齡身上融合着中西兩種文化傳統和教育的烙印,以往的中國婦女不問政治,而她則是政治風雲人物。她有她的“英文思維”。但是,除去政治活動,她也關心當時的婦女兒童的各種事宜。
記者:宋美齡是個歷史人物了。在思想解放、改革開放的今天,在各種資料越來越豐富、詳實的現在,對她歷史活動作出客觀評論,應該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現在她去世了,是否會對臺灣現實產生影響?
金光耀:宋美齡的去世,在臺灣會引起感情上的震動,這是必然的。宋美齡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位重要女性,如果以她50年的政治生活時間爲基準計算,她在中國大陸有20年的時間,而她在臺灣生活了30年。臺灣大衆、尤其是臺灣的“老人”們,對於她去世的悼念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產生什麼實質意義上的政治反響,幾乎不可能。從蔣介石在上世紀70年代去世之後,蔣經國掌握統治臺灣的大權,宋美齡就基本上結束了自己在政治舞臺的“演出生涯”。她從那個時候已經淡出臺灣政壇。
比如,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放臺灣老兵回鄉探親,做出這個決定的是蔣經國。從近年臺灣的政治局面看,蔣氏家族的影響已經式微。從宋美齡本人的“動作”看,1975年移居到美國長島,後來因氣候等原因,又住到紐約的曼哈頓公寓,這早已表明了她無奈的政治姿態。
記者:宋美齡今天去世,誕生了一個問題:她早在紐約的一個公墓,爲自己置辦購買了一個墓穴。宋美齡死後,她的靈柩不回臺灣,也不回大陸,安葬在異國他鄉。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也許我們只能做一種猜想,但是從中國人的習俗講來,既不能與自己的丈夫安葬在一起,也不能與父母同處一地,這總是與中國的傳統相背違的。
金光耀:當然,我們無法猜度一個百歲老人的內心,但是宋美齡處於異國28年之多,根據她在世時的一些報道、信息,還是應該能夠作出若干比較合乎清理的判斷的。
我們已經知道,蔣介石、蔣經國去世之後,他們的靈柩暫厝在臺灣。前幾年,對於這兩個靈柩的“如何安置”,引動了臺灣島內的一次“紛爭”。這對依舊在臺灣的蔣氏後人是一次巨大的精神打擊。這樣一次沒有任何結果、一切照舊的“事變”,宋美齡一定知曉,而且會在內心引起震動。兩位蔣家的“男人”尚且如此不得安生,一個女流回去臺灣將遭到什麼境遇,可想而知吧。
而且,境外已有過報道,宋美齡早就決定不與自己的丈夫蔣介石合葬。此中的政治風波和夫婦恩怨,將永遠是他們兩個人的祕密了。
是否可以想象宋美齡會把自己的靈柩送回到大陸來?她的姐姐宋慶齡就是和自己的父母雙親安葬在一起的。但是中國有個傳統,嫁夫從夫,她的丈夫還沒有回到大陸,她作爲妻子是否能夠先回來?又回到哪裏去呢?
宋美齡曾經是個政治人物,從政治角度而言,她似乎會考慮到,無論回到海峽兩岸的哪一邊,都將引起某種帶有政治含意的“說法”。對於這樣的說法,從宋美齡“黯然”身居異國28年來講,她也許都不願意。所以,我想,宋美齡身葬異國,於政治是實在無奈的一個決定。而從中國的人倫常理而言,宋美齡的這個安葬決定,是無比淒冷,無比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