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10月23日舉行小組委員會聽證會,向政府官員瞭解爲加強安全而實施的簽證程序改革的進展,同時也警告說不能把申請簽證的規定搞得過於苛刻或耗時過長,進而使希望來美國的人望而卻步。
在這次針對9·11恐怖襲擊以後實施簽證改革和採用增進國家安全新技術的情況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和國務院的官員介紹了根據《2001年美國愛國法》 和《2002年加強邊境、安全及入境簽證改革法》的規定所實施的改革的進展。
但是,國會議員和美國商界、旅遊業和高等院校的代表,敦促審慎考慮這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對旅遊、貿易和國際學術交流產生的影響。聽證小組委員會主席、新罕布什爾州參議員約翰·蘇努努在開場白中說:“我們現在和將來的繁榮以及我們在軍事和經濟上的安全,取決於全球範圍內人員、貨物和服務的迅速往來流通。”
在談到簽證改革對希望來美國的人的影響時,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理查德·盧格對政府官員說:“一批又一批的旅行新規定構成這樣一幅景象,即:美國正在變得如此難以進入、訪問費用如此之昂貴,以致簡直不值得爲此而費力。”
但是,國務院主管簽證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賈尼絲·雅各布斯告訴議員:“邊界安全和門戶開放仍然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在整合實施更加安全的簽證和護照新計劃的同時,不影響來美國的合法旅行。”
在談到根據愛國法的要求做出的增進部門間的信息交流的努力取得哪些進展時,雅各布斯對委員會說,在領事觀察及輔助機制中現已有1500萬份簽證不合格人員的記錄,比2001年9月11日前記錄的人數多一倍以上,而其中61%的信息源於其他部門。
此外,雅各布斯說,在2004年10月26日國會設定的加強邊界和安全法的最後限期到來前,所有美國簽證都將帶有生物信息識別功能。她說,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美國政府官員選擇面部識別和電子指紋掃瞄作爲“最有效、對人妨礙最小”的滿足國會要求的方法。
目前,在211個簽證處中,有6個簽證處採集指紋,它們分別在聖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城、法蘭克福、布魯塞爾、渥太華和蒙特利爾。雅各布斯說,利用電子掃瞄器,可以在大約30秒鐘內“效率高、效果好”地完成指紋採集。所有已簽發的簽證的電子資料,包括照片和指紋,都會即時傳送到國土安全部,接受那裏的IDENT信息庫的核查。
雅各布斯還對美國努力研製的一種嵌入電腦芯片的“智能護照”做了說明。這種護照的第一頁上將帶有持照人肖像的數碼影像及簡歷資料。她說,芯片會使用與國際通用標準一致的面部識別標準。新護照預期在2004年10月開始試用,2005年底前在全系統中普遍推廣。
當被要求解釋對那些與美國有免簽證協定、不必提供指紋的26個國家有什麼安全措施時,雅各布斯說,我們要求這些國家在2004年10月前採用可以由機器認讀的護照。在這個日期之後,這些國家需要採用生物信息護照,使移民官員能用面部識別技術確定進入美國的旅行者的身份。
國土安全部主管政策、邊境和交通安全的部長助理斯圖爾特·維德里補充說,免簽證做法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於,美國管理當局在旅客登機前收到飛往美國的航空旅客的姓名和資料,以便覈對。
美國駐韓國商會會長威廉·奧伯林針對出現在非簽證豁免國韓國的情況發表了看法。他說,今年五月新的簽證政策宣佈後,在收到簽證前需要到美國駐韓國大使館面談的申請人比例從大約35%激增到70%。奧伯林說,由於沒有真正增加資源,而且從通知到實施新政策只有兩個星期,因此等待簽證面談的時間延長到60天以上,而新政策實行前的等待時間是2-5天。
奧伯林向委員會指出:“在韓國的現實是,由於增加安全措施和採用‘一刀切’的做法,我們正在失去生意,我們正在失去觀光客,我們正在失去學生;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失去此時美國最不能失去的朋友和影響力。”
奧伯林說:“在其他國家好像鋪開紅地毯歡迎韓國旅遊者的時候,美國的迎客毯看上去的確非常粗糙。”他警告說,這些拖延將導致韓國人選擇其他的旅遊目的地及生意夥伴。奧伯林對國會議員們說:“我們一定要達到雙重目標:既加強安全又促進合法的貿易與旅遊。”
雅各布斯告訴委員會,美國政府在把保護美國的安全繼續作爲簽證程序首要目標的同時也非常清楚,佔申請人絕大多數的合法旅行者需要他們的簽證申請獲得迅速、徹底和明確的審理,使他們能夠做出與旅行目標相應的旅行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