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時間,上海地鐵注水、地面建築物傾斜坍塌等事故,引起本市很多人對地鐵施工安全的關切。昨晚,記者來到了位於下瓦房的地鐵隧道施工處,與地鐵一號線進行了近距離接觸。
挖地鐵,地面不會塌陷也不會隆起
在工程師高亮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地下十多米處的隧道里。此時,兩名施工人員正在清洗電機車。在隧道施工的控制室裏,記者看到儀器上的數字不停地閃爍着。高工告訴記者,隧道採用的是“盾構”技術。盾構技術依據的是蛀蟲挖木原理。蛀蟲在挖木前行時,身後會留下空了的皮殼。盾構機根據這一原理,前面刀盤挖土,後面隨時加入管片固定,形成的隧道就像蛀蟲脫皮後留下的空殼。等挖到頭,空殼也就貫穿到頭了,隧道也就形成了。在控制室前方,有一個巨大的圓盤機器正在工作,這就是用來開挖隧道的盾構機。每開挖1米,施工人員就將千斤頂卸下,然後安裝管片。在安裝管片時,管片與土壤之間狹小的縫隙中有混凝土同步注入。
一些關心地鐵施工的羣衆曾好奇地提出,挖掘機在地下悄然掏洞,地上的人、車渾然不覺中腳底下可能就是空的,萬一出現塌陷怎麼辦?對此,高亮解釋說:在掏挖的土倉裏面裝有5個壓強傳感器,隨時監測土層承受的壓力。在開挖的過程中,盾構機開挖行進的壓力要與地面的壓力保持平衡,盾構機開挖的壓力過大,地面將會隆起;地面的壓力過大,地面就會坍塌。根據這些數字,施工人員可隨時做出調整,以保證既不塌陷也不隆起。廣大市民儘管放心,地鐵的開挖對地面上的設施影響很小,上面的房屋、大樓更不會倒塌。
天津土質較好,利於盾構技術實施
前一段時間,上海地鐵施工時,黃浦江水大量灌入,造成很大損害。談到這一點,高亮解釋說,那是在開挖隧道交口的時候,應該採用凍土工藝技術,溫度應當降至-4℃以下,但當時的工程施工人員卻使溫度升到3-7℃,結果造成事故發生。天津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前期的勘測中,發現天津的土質較好,有利於盾構技術的實施。同時,在隧道走向中,也沒有發現令人頭疼的流沙層。因爲事先做了充足準備,由於井口高於地面許多,積水沒有進入井中,即使雨水降到井下,施工人員很快會將其抽乾。
高亮介紹說,他們公司負責的是從下瓦房到小白樓的路段,預計明年2月份完成。此時他們已經開挖了240多米,每天行進10米左右。目前,地鐵一號線越過紹興路,正在向南京路開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