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工商會聯合會祕書長艾米特.米特拉說,中國和印度的合作不僅是次區域的合作,更可以看作是次大陸的合作,印度十分看好同中國的合作。
前來參加將於2日在此間開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03年年會的艾米特.米特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五年來中國和印度的聯繫與合作突飛猛進,這不僅得益於兩國友好的政治關係,更由於兩國產業的優勢互補,使得兩國在貿易、投資、旅遊、和文化合作等方面獲得了較大發展。
印度是中國在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近年來中印雙邊貿易發展很快,已從單純的商品貿易擴大到工程承包、技術貿易和相互投資在內的廣泛的合作。雙邊貿易額也連創新高。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2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49. 4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今年1至5月,中印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29億美元,同比增長70%。商務部部長呂福源曾表示,照此發展趨勢,雙方貿易額有望在2005年突破100億美元。
艾米特.米特拉說,印度在信息、生物技術、醫藥以及文化娛樂行業有很強的實力,而中國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發展經驗值得印度借鑑。
他同時認爲中國的硬件設施和印度的軟件技術的結合將會對兩國的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兩國甚至還可以聯手在世界其他國家開發市場。
他說,中國的海爾集團已獲准在印度投資建廠,成爲中國在印度最大規模的投資商。同時,印度在中國最大的投資企業,即位於廣東省的南新制藥企業,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年銷售額已達到10億美元。
有關人士認爲,中國和印度兩國人口合計佔世界近40%,又同處於亞洲,這兩國之間的合作對於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在談到兩國發展前景時,艾米特.米特拉說,雖然中國和印度都屬於發展中國家,目前都處在各自發展的高峯,雙方合作機會大於競爭的壓力。
印度工商會聯合會是印度最大的工商界組織。該聯合會與政府關係密切,經常想政府反映工商界情況並提出財政經濟方面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