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自今年7月份開始,天津首先在天津水利科技大廈進行的“城區雨洪水利用”應用實驗獲得了成功,雨水有望不再直接排入市政管線。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這種將雨水作爲第二水源用來綠化灌溉、衝廁、清潔路面或是涵養地下水的技術已經成熟,未來將可能在一些新建居民小區推廣。
據市水利局科技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雨水利用技術是將降雨收集後,經過適當處理貯存並加以利用,通過雨水收集、雨水滲蓄、雨水淨化、雨水利用等環節的實施達到節水的目的。收集起來的雨水,既能有效緩解本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同時還能大大減輕城市排水和防汛的壓力,減少長距離污水管線和集中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拆遷費用,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將十分巨大。
藎藎城市水資源現狀
資料顯示,天津是資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量不足160立方米。本市年降水量平均爲580至590毫米,且時空分佈不均,多集中在7、8、9月份。一方面城市飽受水資源短缺之苦,另一方面汛期時候水一來又存不住,容易發生城市內澇,造成城市排水不暢。大量的雨洪水排入城市二級河道,又會造成河水的污染。
因此,採用集中收集雨水再間接利用的辦法,可以使有限的雨水均衡使用,不再白白浪費掉,另外,在涵養地下水源、調節城市環境、改善生態等方面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藎藎利用雨水的三大好處
據“城區雨洪水利用”項目的負責人張存民教授介紹,如果城市中建有大批雨洪水回收設備,雨季到來時城區大量的雨水將被收集起來加以利用,這樣可以緩解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的壓力,不致造成城市內澇。而且,若將雨水回灌地下,可以涵養地下水,減緩地面沉降的速度,若與中水系統配合使用,效果就更加明顯,在北京和很多發達國家都是這樣。
另外,將雨水收集起來,經過初步沉澱處理後,排入蓄水池或自然水面,可以用於城市綠化、生活雜用或是作爲景觀用水。在居住小區中,如果不設蓄水池,也可以用自然水面存儲處理雨水。自然水面的面積如果達到住宅面積的10%,還可以調節區域小氣候。
藎藎特別適合小區使用
按照本市規劃,在未來幾年裏,本市中心城區雨洪水利用方面將實施梅江生態居住區雨洪水利用4.5萬平方米透水路面工程建設。
據介紹,屋面雨水資源量約佔城區雨水資源量的65%左右,且易於收集,水質相對較好,是城區雨水利用的主要對象。只要在新建建築時加以設計,雨水利用設備技術難度並不大,建設資金只相當於中水設備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特別適合小區、街道、建築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