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是深受美國人愛戴的肯尼迪總統遇刺40週年紀念日,美國舉國沉痛悼念這位英年早逝的總統。另外,雖然事前40年,七成的美國民衆仍認爲肯尼迪之死迷霧重重,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
家族不要官方紀念在華盛頓郊外的阿靈頓國家公墓,許多老人、家庭和學生聚集在肯尼迪的墓前,這裏的長明火已經燃燒了40年。有些人甚至從拂曉就來到這裏守候獻花。當天 ,肯尼迪的親屬來到這裏,紀念親人。肯尼迪的女兒卡羅琳和兄弟、參議員泰德·肯尼迪在墓碑前獻上了鮮花。肯尼迪家族要求不要舉行官方的紀念儀式。泰德·肯尼迪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我們當然想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總統春天的生日。”美國總統布什在21日發表聲明說:“約翰·肯尼迪離開我們的時間已經接近他在世的時間,但對他的回憶仍使我們的國家感到自豪,失去的感覺沒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弱。”美國參議院則在肯尼迪遇刺的12時30分起立爲他默哀。在得克薩斯州北部城市達拉斯,數千哀悼者和好奇的普通民衆聚集在當年肯尼迪遇刺的迪利廣場上。人們紛紛擡頭仰望附近得克薩斯州教科書書庫大樓六樓的窗戶。按照官方說法,1963年11月22日,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正是在這裏,用一把廉價購得的槍刺殺了來此訪問的肯尼迪總統。民衆相信陰謀論然而,今天的人們對於官方有關40年前刺殺事件的記錄卻並不相信。不遠處,一名悼念者手舉標語牌,上書:“約翰·F·肯尼迪———被中央情報局踢走,發生在美國的政變”。當地時間中午12時30分———40年前肯尼迪總統倒下的那一刻,悼念活動達到了高潮。明尼蘇達州前政府官員傑西·文圖拉向集會羣衆發表演講,指責政府有關肯尼迪總統遇刺事件的首份官方記錄———沃倫報告隱瞞了事實真相。這份報告發表於刺殺事件10個月後,報告認爲奧斯瓦爾德是殺害肯尼迪總統的惟一兇手。“最終,我們會成功(揭開真相),(總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於天下。”文圖拉對集會民衆慷慨陳辭道。目前,大部分美國人都站在文圖拉一邊,認爲在肯尼迪的遇刺背後隱藏着某種陰謀。最近幾次民意測驗表明,大約70%的被調查者相信,奧斯瓦爾德不是槍殺肯尼迪的惟一元兇。至於肯尼迪到底被何人謀殺,目前說法已多達36種。(新華)回放肯尼迪遇刺爲調和黨內矛盾,爭取在1964年的大選中得到得克薩斯這個南部大州的支持,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攜夫人傑奎琳前往該州。中午12時30分,當肯尼迪的車隊進入達拉斯的埃爾姆大街,行經得克薩斯州一座8層的教學書書庫大樓時,肯尼迪突然遭到刺客的槍擊,頭部與頸部中彈,同車的康納利州長也被擊中。肯尼迪立即被送往臨近的帕克蘭德紀念醫院搶救,然而他再也沒有醒過來。暗殺肯尼迪的刺客是24歲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他曾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神槍手。奧斯瓦爾德在個人發展道路上曾受挫,對政治與社會現實不滿。11月25日,達拉斯警察局準備把他押送縣監獄。當奧斯瓦爾德被帶出來時,一名叫作傑克·魯比的酒店老闆開槍將他打死。
聲音“肯尼迪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同時具有喚醒大衆思想的天賦,曾沉着冷靜地帶領美國人民共渡難關。雖然肯尼迪已去世40年,但美國人民一直懷念着這位年輕的第35屆總統。”———美國總統布什
肯尼迪如不死美國將會更好?40年來,記載了總統遇刺歷史的地方似乎並無太大變化。迪利廣場舊貌依然,只是肯尼迪被子彈射中的位置畫上了一個白色的“X”;得克薩斯教科書書庫大樓仍然矗立;那個據說是奧斯瓦爾德開槍行刺地點的六樓已成爲記錄肯尼迪總統任期政績以及刺殺事件始末的博物館。“今年(的悼念與以往相比)有些不同,因爲它似乎將成爲歷史上最後一次有如此多重要人物參與的重大紀念活動之一。”南衛理公會大學教授湯姆·斯通說。在肯尼迪總統遇刺40週年之際,南衛理公會大學還公佈了肯尼迪遇刺後時任達拉斯市長厄爾·卡貝爾收到的數千封信件。在這些信件中,寫信者紛紛嚴厲指責得克薩斯城是產生偏狹與仇恨的溫牀。一位名叫赫伯特·A·霍爾的筆者曾獲達拉斯城榮譽市民稱號,但他毅然把榮譽證書退還給了卡貝爾,並在證書上憤然寫道:“羞愧與悲痛地退回。”“如果他(肯尼迪總統)還活着,這個國家本該更好,”每年都會來此參加悼念活動的邁克·巴託說,“約翰·F·肯尼迪對每個人都施以同情與憐憫,但這種同情與憐憫現在在這裏似乎已經不復存在了。”
小檔案:美國最年輕的總統——約翰·肯尼迪約翰·肯尼迪是美國第35任總統,1917年5月出生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的一個富豪家庭,就任總統時,年僅43歲,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肯尼迪提出了爲數衆多的計劃,包括改善城市住房條件、發展教育事業、給黑人以公平權利、“阿波羅”登月計劃等。肯尼迪執政時期,正值國際政治舞臺風雲變幻,豬灣大敗、古巴導彈危機、柏林危機等,但肯尼迪以高昂的情緒給美國帶來極大希望和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