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主任:河西同濟醫學美容門診(曾經爲張靜做過整容手術)
井世潔: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
漂亮等於好工作?
小吳是個漂亮的女孩子,高高的個子,修長的身材,大學畢業的她會講三種外語,然而就是這樣,小吳還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打擊。一次小吳去一家企業面試,沒想到老闆看到小吳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你的女性特徵不明顯。”小吳哭了。
經受了這次打擊後,小吳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在媽媽的陪伴下,小吳幾次找到宮主任,要求做隆胸手術。宮主任幾次拒絕小吳的要求後終於爲她做了隆胸手術。隨後,小吳找到了一份稱心的工作,在一家公司任部門經理。
“像這樣爲了找一份好工作而找到我們的女性很多,現在社會風氣是追求時尚追求美,社會要求這個,女性在求職的過程中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長得漂亮的女性似乎機會就多一些。”宮主任說道,“整形美容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變美途徑,做個手術一下子就變漂亮了,這對女性來說是具有相當誘惑力的。”
“應該說這是一種正常的、普遍的現象,社會對男女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男性更多的是看重工作能力,對女性更多的是看重外表。”社會心理學博士井世潔和同事們曾經做過一項社會調查,發現很多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面試的時候,對漂亮的女性會給予更多的機會,“正是基於這種情況,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被內化成女性對自己的要求,便產生了這種心理需要。”
整容也防從衆心理
中國女性最早開始接觸整容恐怕要數十幾年前的文眉了。大家都忘不了十幾年前全國上下颳起的文眉風。數不清多少人在自己的臉上文了兩條大黑蟲子,那個時候那就叫“美”。後來又流行洗眉,洗完了又流行秀眉,現在不秀了改成切眉了。不論是什麼,都是一下子就流行了。
“這就是盲目的從衆心理。”宮主任一語道破,“有些十幾歲的女孩子天天不上學也沒有工作,到我這裏來要做雙眼皮,而且一個人做完了還領來一幫人做,這就是跟風。年輕人不懂這個,就知道別人做了我也要做,不管是不是真的好看。現在這種心理已經成了一種風氣。這種不理智的心理會導致不良的後果。外科整形不是美容院裏做美容護理,是要動刀的,有的女孩子就拿着明星照片來讓我們給她做那樣的鼻子,這樣的顧客我們一般是勸說她不要做手術。因爲她不理智,不瞭解手術要承擔的風險,也不知道手術的效果因人而異,不是一種鼻子就適合所有的人。”
像宮主任這樣有錢不賺的外科美容整形醫生並不多。在一些美容機構的資料庫裏,專門儲存着一些明星的照片和手術資料,以備顧客參考。一些手術聽上去就令人毛骨悚然,比如“腸重組減肥手術”就是切開腹部將腸子重新排列一下,這種手術可以令一個“楊貴妃”變成骨感美人,但是要在上腹部留下10釐米的傷口。即使這樣,很多演員仍然不惜“以身試刀”,勇氣與膽量令人震驚。
對於這種現象,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井世潔博士從心理學角度做了獨特的解釋:“整容整形是女性自我完善需要的一種,是一種自我精神心理需要。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漂亮,而且人們對美的心理需要層次會不斷變化不斷提高,比如做完了鼻子,會再想做一個隆胸,人們對美的追求應該說是沒有止境的。這也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這個角度說,北京女孩郝璐璐的做法就無可厚非了。”
手術只是物理改變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條消息,一個女孩子爲了讓自己增高,不惜做增高手術,這個手術要把雙腿骨截斷接上一段,手術後要臥牀一年,即使這樣她也心甘情願。這是爲什麼呢?”井世潔這樣說道,“我們應該看到,整容整形只是從物理角度讓人看上去好一些,漂亮不是衡量一個女性價值的惟一標準。良好的行爲品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EQ,以及人際協調能力,這些都是基本素養。氣質和修養、學識、審美眼光,最簡單的比如穿衣打扮是否高雅得體,這些都不是單靠一個手術就能實現的。但爲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願意承擔如此大的風險呢?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從職業角度講,外形不是能否勝任工作的重要指標,從正常的美學心理講,氣質和修養更爲重要。”井世潔說道,“一些用人單位對女性的要求過於苛刻或是有失偏頗。一方面,用人單位在用人時應更加理性一些,真正有素養的領導會給人一個長期的觀察和全面瞭解的機會。另一方面,女性自己也應該意識到,外在形象不是謀取職業的惟一決定因素,應該有意識地全方位提高自己的修養、學識、審美。”
輿論莫要推波助瀾
面對報紙上一則則“減肥後終生不反彈”、“隆鼻、隆胸安全不變形”的廣告,有多少人能夠冷靜地分析其中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這樣的廣告對於年輕人的誘惑力是很大的,年輕人不懂這麼多。這樣的宣傳和輿論環境是非常不利的。”宮主任曾經遇到過很多拿着廣告來諮詢的年輕顧客,常常被弄得無奈和感慨,“這個行業太不正規了,沒有一個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很多美容院的美容師會利用顧客對他的信任,鼓勵顧客做整容手術,然後再把顧客介紹給整容醫生,在每年的整容手術中,來自美容院的客戶佔到20%。這是不允許的,這樣的手術多半會引起投訴。一方面是手術條件不具備,技術不成熟,一方面是顧客的心理準備不充分。這就擾亂了整容行業正常的發展。說實話,很多顧客對美容機構的鑑別能力不是很成熟,這個行業只要肯捨得花錢做廣告,財源就會滾滾而來。但這裏不能缺少的還有整容醫生的職業操守。”
“做廣告就能財源滾滾,這恰恰說明了媒體宣傳和輿論導向對受衆的影響力是不可低估的。”井世潔說,“女性都有這樣的心理,隨着青春的流逝,皺紋的出現,恐懼感會隨之而來,爲了填補精神的空虛,爲了引人注目,部分女性就產生了這樣的心理需求。而媒體的宣傳和廣告恰恰引導了這種心理。可以說這是一種誤導。我們應該看到,不是所有的受衆對待輿論和媒體的宣傳都是十分理智的。創造一個健康的輿論環境,對於正確引導求美心理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