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記】本報記者獲悉,中國駐伊拉克使館不日內將復館。目前,中國外交部赴伊拉克專門小組正在做復館前安全工作的最後準備
“外交工作表面看起來就是送往迎來、會見會談,但實際上並不僅限於此,國際局勢時時都在變化,任何事情都會發生,而外交人員就處在這種變化的第一線,每個外交官可能都會在其外交生涯中不止一次地面臨危及生命安全的險情和考驗。”
11月25日,暫駐約旦首都安曼待命的中國外交部赴伊拉克復館小組孫必幹大使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採訪時平靜地坦陳心聲。
孫大使是我國外交戰線的一名老將。在長達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上世紀70年代他常駐動盪的也門,經歷了五次政變、兩次總統遇害事件;80年代他在利比亞體驗了美國B-52重型轟炸機低空轟炸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港的慘烈;90年代海灣戰爭期間他在利雅得面對伊拉克“飛毛腿”導彈發射到離中國使館直線距離僅500米的驚險……
今天,這位年過花甲的外交官再次領命,率領伊拉克工作小組於6月底抵達安曼,進行必要的準備後將奔赴巴格達,爲恢復中國使館做準備。
一個埋葬外交官的地方
今年戰爭期間,中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慘遭搶劫、焚燒、破壞和偷盜,孫大使一行四人已經於七八月間冒着危險,穿越從安曼到巴格達的千里“死亡之路”,實地察看館舍被毀情況,並與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進行了接觸。
爲安全起見,進入巴格達後,工作小組僱了兩名伊拉克保鏢,孫大使一行人走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同時,他們也租了兩輛半舊的民用汽車作爲交通工具。
赴伊工作小組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與戰後伊拉克的有關方面進行接觸和交涉,力爭讓中國在伊的合法權益獲得應有的保護和尊重。儘管伊拉克政局混亂,當時伊臨管會成員有的出國,有的不在首都,但是中國工作小組在巴格達期間還是爭取會見了臨管會的5個主要成員,其中包括來自庫爾德族的要員。
工作小組在伊停留期間,儘管沒有遇到直接危險,但約旦駐巴格達使館發生大爆炸,傷亡慘重,給所有駐巴格達的外交官心中都留下陰影。而中國工作小組在進出巴格達的這兩天,“死亡之路”上也發生了爆炸事件。據介紹,這條路必經“遜尼三角”——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以來,美軍遭遇的大部分襲擊事件發生在巴格達、提克里特和費盧傑三點間的區域,那裏被稱之爲危險的“遜尼三角”。也就是在這條路上,越南使團的車隊最近就不幸出了車禍,3名外交官罹難。
孫大使說,但是中國外交官沒有半點猶豫,在風險叢生的環境裏堅持了將近1個月。
擬派武警入伊保護大使
伊拉克的形勢近期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有惡化的趨勢,爆炸頻率越來越高,被襲擊的首要目標是佔領軍,其次是支持佔領軍的伊拉克現政權,第三是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儘管如此,我國赴伊外交人員被這些恐怖事件所波及、所誤傷的風險性還是非常高,如路上填埋的地雷等爆炸物。
除了這種涉及人身安危的風險,我們的外交人員在伊拉克還將面臨另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危險,那就是嚴重的空氣污染、用水污染等。最新統計資料表明,海灣戰爭中美國在伊拉克使用了約370噸貧鈾彈,而今年的這次戰爭,儘管時間不長,但投放的貧鈾彈高達1000至2000噸!
目前在巴格達的外國使團有40多家。迫於局勢,這些使團根據自己的國力與現實情況,採取了各種安全保障措施,並加強對形勢的調研和觀察,以保護人身和使館的安全。據孫大使介紹,這次赴巴格達期間他到伊臨管會機構辦事時,正好碰上英國駐巴格達大使,他的車隊是兩輛全副武裝的裝甲車!其他很多外國使團也都配備了防彈車,使團人員全都警衛不離左右。這些警衛大致有兩個來源:從國內帶來的武裝人員,或是在伊拉克當地現僱的;目的只有一個:盡最大可能實行自我保護。
孫大使說,中國外交部領導正親自和有關國家進行交涉,要求保障我國赴伊工作小組的人身安全,國內其他有關部門也正在考慮對赴伊工作小組採取各種保護措施,比如參照外國使團的做法,探討派出武裝警察隨行的可能性。
關於增派武警之事,在武警到來前孫大使不願多談,記者瞭解到,按照原定計劃,武警應該在上週到達,由於客觀原因被推遲。但是大使透露,工作小組離進駐巴格達的時間不會太長;一旦進駐,中國外交官就將長期開展工作,不會輕言撤退。
在採訪中,孫大使向記者表示,儘管工作小組面臨各種風險,但是會勇敢面對,因爲“這是一個使命”,但也不會無謂犧牲,“只有保全自己,才談得上完成國家和人民交給的任務”。
被騙“淘金”國人處境危險
在採訪中孫大使表示,外交是國家行爲,但他對最近發生在伊拉克的一件事情卻非常擔心。
由於國內老百姓對伊拉克的情況不太瞭解,目前在國內的個別中國人就利用這個機會行騙。最近一名姓陳的中國人哄騙了3名福建人,說伊拉克很容易找到工作賺錢,並向他們每人索取了3萬元的“勞務費”,但這三名中國人於11月7日抵達巴格達後,由於當地安全形勢險惡,一直找不着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據調查,現在這種行騙還在繼續,其他幾批中國人也被矇在鼓裏,即將抵達巴格達“淘金”。
孫大使對此非常氣憤,他已經打電話給目前在伊的中國人,告誡要立即停止這種損害同胞利益的行徑。同時他希望借《國際先驅導報》,請國內勞務人員擦亮眼睛,不要上當,如果確實要來伊拉克進行商務或勞務活動,請務必先跟中國駐約旦使館或者復館小組取得聯繫,再做進一步打算。
面對這位中國外交官的焦慮,記者突然明白:大使在剛接受採訪時那句平靜的話語——“外交代表的是國家利益,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已在這裏得到了最好註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