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摩天大煙囪今日爆破 |
 |
| 爆破中 |
 |
| 爆破人員在倒下的龐然大物前 |
 |
| 用來防震的稻草陣 |
儘管寧波鎮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對於此次150米煙囪爆破工程十分低調,但是作爲這個大動作前的前奏——摩天煙囪邊的幹灰庫昨天小型爆破,還是吸引了很多媒體來採訪。
記者昨天從鎮海發電廠證實:將爆破的煙囪的驚人高度,還不是最大特點,最具挑戰性的是,這將是亞洲首次一次性爆破。
小兄弟昨日小試一把
鎮海發電廠一期1000立方米幹灰庫就在亞洲爆破第一煙囪的附近。
昨天中午12點,總指揮長、副總指揮長、總聯絡員及各組組長在生產樓集合。總聯絡員彙報準備情況後,清場組開始清場。
“裝藥、聯線和防護工作全部完成!”爆破人員鄭旭炳檢查完畢後,向總指揮報告。
12:30,清場組將警戒區內所有人員清理出場,並再次確認。
警戒組人員到達指定警戒點,實施警戒。
搶修搶險組、綜合組到位。
各組組長向指揮部報告情況。
12:40,清場結束。警戒區內一切人員、汽車等撤離到了安全地點,車輛、行人被禁止在警戒區內通行,各出入口全部封閉。
12:58,爆破進入倒計時階段。
12:59,總指揮向爆破組發出命令,開始充電。爆破預警信號——一聲長哨在空中掠過。
13:00,短促哨音三聲,發出起爆信號。
緊接着,總指揮下達起爆命令:“5、4、3、2、1,起爆!”爆破組立即按下爆破開關。
現場一聲巨響,幹灰庫轟然向東邊倒地,四周頓時揚起彌天灰塵,向警戒線外襲來。
成功了!線外工程人員情不自禁地鼓掌歡慶。有不少人想衝進去看個究竟,被攔住。
13:05,總指揮指派爆破組、監理人員檢查現場,結果一切正常。
接着,警戒被解除。工程隊員從警戒線外歡呼着跑進線內的現場,有幾個乾脆騎自行車趕。
消防車也進入現場,進行遠距離除塵。
爆破後的總結會上,總指揮長說:
“明天,纔是看真傢伙的時候!”
大煙塵今日主角登場
爆破有風險
電廠宣傳部主任介紹,大煙囪有27歲了。炸它原因有兩個,一是煙塵排煙不利於環保;二是已老化,本來和大煙囪配套的兩臺12.5萬千瓦燃油發電機組將被拆除,會被更好的天然氣聯合循環機組更換,煙塵當然也該“壽終”了。
據悉,如果此次爆破出現最惡劣的事故,那麼,屆時全寧波可能會有一半地方要停電。因爲,寧波250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中,有90多萬千瓦來自鎮海電廠。
不過,省電力公司已對此制定了預警方案,可確保寧波供電不受太大影響。
切成兩段再變廢墟
爆破工程師介紹,起爆槍將先引爆幾十米長的導爆管,衝擊波以2公里/秒的速度,傳遞到4條300米長的導爆管,再傳送到煙塵的30米高處,點燃炮孔裏的炸藥。120米的上段煙囪爆炸時,預埋在裏面的8根導爆管會被引爆,火線往下經過一個延時裝置,5秒後點燃埋在煙囪底部的炸藥。此時,120米長的煙囪上段正往前倒,30米長的煙囪下段則往後倒。起爆後12.5秒,整條煙囪會全部倒地,成爲一堆廢墟。
據悉,本次爆破進駐了宏大公司16名爆破工程師,和浙江京安爆破公司5名爆破工程師,總施工人員超過100人。
煙囪共鑿出炮孔1094個,使用非電雷管2188發,總裝炸藥量約有105公斤。
第一爆的安全祕籍祕籍一:摺疊式定向爆破技術
煙囪絕對不能往後倒,因爲往西50米是電廠的“心臟”——網控樓和正在發電的主生產車間;不能往前倒,因爲正前方是電廠化水車間和變電站;也不能向南倒,因爲那裏有電廠的生命線——電纜溝。這些決定了煙囪只能往東南側倒,並且最大範圍不能超過28度。煙囪有150米高,而它正前方無障礙物的長度只有130米,定向的距離不夠,因此爆破方將首次在國內使用摺疊式定向爆破技術,即先在煙囪30米高的地方鑿出一個大窟窿放炸藥,先起爆這個切口,5秒後再起爆煙囪基部的一個切口。爲使定向精準,昨天已做了一次爆破網絡模擬試驗。
祕籍二:防震,乾草堆了三米高
爆破時,煙囪頭部衝擊地面的速度會有80米/秒,煙囪本身2000噸重量加上下降時的加速度,相當於一顆重磅炸彈,煙囪如果直接砸到地面,地上的泥土會因爲承受不了震動而向兩邊擠,而擠壓到電纜溝。因此,爆破方在煙囪預定的前方倒塌範圍內,搭起了6排1米來高的沙包,沙包共達1200噸。沙包上還堆了厚厚3米高的稻草,兩邊用竹笆固定。
祕籍三:200噸沙子防濺消防車灑水防塵
爆破飛濺物最遠能飛200多米,會對電廠煙囪兩側的一大片廠房構成很大威脅。因此,屆時爆破方會在煙囪預計落地區域內墊上200噸的沙子,以防飛濺物飛遠。
煙囪爆破後落地會產生大量灰塵,煙囪裏的煤灰被壓縮空氣一鼓,會有大量黑煙冒出,灰塵還會導致“污閃”,即灰塵沾染在電站的絕緣瓷瓶上導致整個變電站漏電。鎮海電廠爲此動用了2輛消防車,煙囪一落地就用消防車灑水。
專訪爆破總指揮鄭炳旭
爆破總指揮是廣東省宏大爆破工程公司總經理、高級爆破工程師鄭炳旭。今年中國首屆爆破科技進步獎全部五個一等獎,宏大公司就拿了其中的三個。宏大公司總共爆破了8座100米以上的煙囪,全部成功。2001年5月18日的中國第一爆———廣州體育館爆破工程,讓鄭炳旭名揚天下,被請進了央視的《東方之子》。
爆破地處電廠要地,若出現差錯影響巨大,總指揮鄭炳旭對此很有信心,昨晚他對記者說:“一定會取得成功!”
“擔心爆破出現意外,煙囪往後倒、砸到發電生產車間和網控樓?”鄭炳旭說,“這種情況不會發生!該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他介紹,宏大公司共爆破過8座高度百米以上的煙囪,全部成功。而且,電廠爲這次爆破制訂了急救方案,甚至成立了搶險搶救隊;電力部門也制訂了一套事故預案,哪怕出現萬一,爆破失敗,也有能力保證寧波供電不受太大影響。
煙囪倒下撞擊地面產生的震動,理論上相當於5級地震,不過,“在警戒線邊,就不會感覺到太大的震動。附近居民不必擔心。”鄭炳旭說,“居民樓在800米外,幾乎感覺不到震動。”
鄭炳旭拍着胸脯說:“電廠爲這次爆破花了300萬元,其中我們公司的利潤約有100萬元。如果爆破不成功,損失全部由我們公司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