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首相布萊爾於12月初提出“提高大學學費”的新法案,連日來在英國國內激起軒然大波。不僅反對黨保守黨強烈反對布萊爾的新提案,就連布萊爾的工黨也有150名議員聯名簽署反對動議。另外,數千名英國青年在各地舉行了抗議遊行示威。
布萊爾新提案的主要內容是,從2006年9月(新學年開始)開始,英國大學的學費可提高至現在的近3倍,即提高現在每年1125英鎊的固定學費,各大學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確定漲幅,最高學費可達每年3000英鎊。
按照布萊爾的說法,這一舉措是爲了保證“更多的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使英國年輕人上大學的比例達到50%。因爲新法案廢除了現行的“先行繳費制度”,大部分大學生可以不付學費就進校學習,學費先由政府墊付,畢業後他們也不需要立即償還欠下的學費。只有等大學畢業生找到一份年薪不少於1.5萬英鎊的工作後,才須開始償還債務,年償付金額爲超過1.5萬英鎊的那部分薪水的9%。目前,英國年輕人上大學的比例爲43%。
布萊爾新提案中的“欠費制度”使“提高學費”和“讓更多的年輕人上大學”兩個相互矛盾的事實得以聯繫起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從目前情況上看,這一方案的反對者要遠遠多於支持者。
支持者認爲,目前英國大學的福利制度使政府不堪重負。按照目前每年每人收取1125英鎊的學費計算,這隻夠一個學校一年開支的25%,遠遠不能滿足學校的進一步發展,也使政府補貼的負擔越來越重。而且,一些英國人認爲,英國大學並不差於美國大學,憑什麼英國大學學費要比美國的低?
反對者主要的擔心有兩點:首先是使一流大學成爲“富人俱樂部”。因爲根據新議案,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漲幅,那麼按照市場規律,英國的名校如牛津、劍橋等大學可以憑着高質量的教學,理所當然地把學費漲到最高限額。而一些二三流大學的學費則會相對便宜。這樣,貧困學生在選擇學校時就會三思而行。他們選擇著名大學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專家擔心,久而久之,英國將失去大量家境較差但素質很高的“精英學生”。
其次,新議案使大學生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根據英國教育部門的數據,自1998年英國開始實行大學收費制以來,大學生的債務負擔不斷加重。2003年,英國大學生的平均欠債額已是1998年的3.5倍,達到了近9000英鎊。新議案如果實施,無疑將使大學生們雪上加霜。
英國“全國學生聯合會”組織了大規模示威遊行。由於該聯合會代表了520萬年輕人的利益,他們的示威對布萊爾的提案是一個重大打擊。據說,該聯合會組織了大約500人的院外遊說集團,正在向英國議院施加影響。
面對衆多的反對之聲,英國財務大臣布朗的態度也有所鬆動。他認爲,新政策的一些缺陷,將會通過一個“公平”的“還貸系統”來進行彌補。比如,有工黨議員提出,希望大學生償還學費的最低年薪限額應再提高一些,即把新議案中規定的1.5萬英鎊門檻提高到1.8萬至兩萬英鎊左右。布朗12月7日表示,布萊爾政府正在討論這一問題,但提案中關於將最高學費限額提高到3000英鎊這一點,“政府是不會讓步的”。
按照英國的法律程序,該議案必須經下議院討論通過。但目前下院的反對黨保守黨議員是鐵了心要否決這一議案,就連布萊爾所在的工黨本身,對此也有很大爭議。150名工黨議員已於上週簽署了一項反對通過新法案的下議院動議,這與反對黨議員一起形成了多數票,使布萊爾的這一提案面臨難產的危險。正因如此,布萊爾的工黨政府決定把新議案文本提交下院的日期推遲到了明年1月。
布萊爾的提案,對中國的留學生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目前,由於美國對留學簽證控制的日益嚴格,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了歷史悠久、教學質量高的英國大學。按照英國文化委員會的統計,從1999年到2002年,中國大陸赴英留學生人數翻了6番,目前,每年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達到兩萬名左右。不斷提高的英國學費,將使渴望赴英留學的中國學子面臨越來越來大的經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