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手機在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平均5人1部手機的擁有量首次超越固定電話,隨身攜帶手機成爲許多人自覺不自覺的習慣。
七八年前,對大多數中國老百姓而言,擁有手機更多是身份和奢侈的象徵。現如今,手機已成爲中國老百姓太平常不過的通訊工具。剛剛進入今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用戶就突破2.5億戶大關,手機被列爲最頻繁使用的通信工具,可以說,中國人已進入手機時代。遠程調度、短信問候、照片速遞離不開手機幫忙,友情、親情、愛情在手機間“盪漾”。
中國成爲世界手機用戶第一大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手機普及率已高達60%至80%,這些城市的部分家庭,幾乎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手機。
在北京團結湖農貿市場,遼寧人劉俊峯來京賣菜已有3年,手機在他的生活中如影隨形:從清晨五點的鬧鈴提示、到聯繫菜農批發蔬菜,從互傳零賣點價格變動信息、到大宗買賣的計算等全靠手機幫忙。
蓬勃發展的世界第一手機用戶大國,無線移動通信市場的“蛋糕”正越做越大。
世界各主要手機生產廠商紛紛看準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摩托羅拉公司計劃到2006年在華投資總額100億美元,諾基亞興網工業園擬再投入100億元建二期工程………畢竟,全國手機普及率還僅爲20%左右,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手機用戶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
手機用戶的快速增長在創造移動通信有效需求的同時,也分流了固定電話話務量。信息產業部統計表明,前三季度固定電話本地網內區內通話量同比下降7.1%,而移動電話本地通話時長同比增長52%。這從一個側面反映:手機業務正成爲電信業利潤增長的重要源泉。
在媒體工作的“拇指一族”張翼每天平均收發近十條短信。他說,短信既比話費便宜,又能保留,何樂不爲。事實上,近兩年興起的短信業務正日益成爲運營商和互聯網門戶網站效益的增長點。僅今年1至10月,我國手機短信息發送量近1100億條。
手機銷售市場依然火爆。在位於北京西單的手機營業廳裏,同時具有短信、彩屏和攝像功能的手機佔領大部分櫃檯,部分外形別緻、設置“出格”的個性化手機也成爲時尚青年的鐘愛。不久前還傳出部分手機制造廠商手機攝像頭告急的消息。從廣東起家的中域電訊揚言三個月之內在京城佈局40家手機連鎖店。
目前,我國手機產能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前三季度,我國手機新增用戶近4400萬,而手機產量則達1.15億臺,產銷比已出現連續數月的負增長。信息產業部就此發出警示,提醒在均衡、有序的狀態下發展我國手機產業。
儘管如此,各方面仍然看好中國移動電話的發展潛力。因爲我國農村移動通信的需求還沒有完全激活,中國手機還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