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莊發現了20萬平方米的唐朝和漢朝的墓葬羣。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瞭解到,目前亦莊附近像這樣的墓葬羣還有五六個點,而該地區整個墓葬羣有多大範圍,目前文物專家並不能確定。據瞭解,發現這樣大規模的墓葬羣在南城還是第一次。
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基建考古建築隊朱主任介紹,非典時期,亦莊附近村民就發現了 墓葬並報告給了文物單位。但因爲非典和雨季到來,直到10月上旬,考古專家才得以進入墓葬發現地。經過初步勘探,文物專家確認第一號墓葬羣的面積爲20萬平方米,可能有着四五十座墓葬,目前已發掘了三分之一的面積。近期,文物專家隨意挖掘了其中的兩座墓葬,發現一座爲唐朝墓葬,一座爲漢代墓葬。不過,漢墓在早期已經遭到破壞,只剩幾枚五株銅幣。唐墓中有一些瓷器陶罐。現在專家只能確定第一號墓葬羣中肯定有漢代和唐朝的墓葬,但中間有沒有其他朝代的墓葬尚不能確定,這要看進一步的發掘情況。另外,除了第一號墓葬羣,另外附近還有五六處墓葬羣,而具體的範圍有多大,文物專家都不敢想象。專家相信在墓葬羣附近應該有大型的居住區或者城鎮,但具體在哪兒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此次墓葬羣的發現讓文物專家改變了以往“南城很難發現大墓葬羣”的觀念。歷史上,南城居民點少,而永定河等河流又經常氾濫,專家此前估計即使有墓葬羣也可能被沖垮。專家稱,這是首次在南城發現這麼大規模的古墓葬羣。
另據瞭解,目前已發現的墓葬區已被保護起來,將來是原地保留還是遷移,都要看發掘的情況。至於文物保護和經濟開發該怎樣協調,這還要看墓葬羣的文物價值如何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