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黃毅2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重慶開縣川東北氣礦井噴事故對我們的最大觸動就是:必須儘快建立起國家級的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預警機制和應急救援體系。
“如果我們擁有上述體系,就可以迅速組織救援工作,大大減少傷亡人數。”
黃毅說,井噴現象在石油天然氣開採過程中十分常見,其本身並不是事故,只是一種災害現象。但井噴一旦失去控制,並且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就構成了安全生產事故。川東北氣礦井噴事故伴有大量有毒氣體的排放,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屬於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
黃毅指出,石油天然氣開採企業屬於高危行業,應當有能力預見到作業過程可能誘發井噴並造成有毒氣體硫化氫的外泄,也應當有能力採取防範措施並對事故加以有效控制,按照有關規定他們還應當制訂特大事故的應急預案、設置救援機構和隊伍。
黃毅說,作爲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他們受到的觸動也很大。
一是應當儘快建立起國家級的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預警機制和應急救援體系。他說,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已經提出組建“國家生產安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設想,以此整合全國的應急救援力量,以便在發生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時候,能夠迅速動員各方面力量,前往事發現場組織指揮救援行動,將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
二是督促企業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他說,安全生產事故大部分都是由於員工企業現場違規操作造成的,實踐證明,只有管理規範才能夠保障生產安全。明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將督促企業建立健全以責任制爲核心的規章制度,從作業現場入手,強化安全基礎工作,通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建立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
三是今後地方政府在規劃建設高危行業的相關工程時,必須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即安全設施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使用;必須考慮工程周邊居民的安全,確保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四是今後要通過宣傳教育,進一步強化全民的安全意識,增強羣衆的自我保護能力。黃毅指出,從事高危產品生產的企業有義務面向周邊居民羣衆普及安全防範常識,使他們在事故發生後有能力採取自我保護措施,有意識迅速撤離。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當加強這方面的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