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現場 |
北方網消息:記者從1月6日召開的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2003年,本市新增就業崗位18.1萬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2.1萬人,其中安置“4050”人員2.1萬人。首次實現新增就業數量大於新增下崗失業人員數量,開始消化下崗失業人員歷史存量。會議還頒佈了企業工資指導線,並出臺了《天津市最低工資保障規定》及《天津市工資支付規定》。
據瞭解,截至2003年末,全市企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預計達251.5億元,同比增長11%,爲1998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  | | 崔津渡副市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
會上,勞動保障局有關負責人還對今年要出臺的一些新的優惠政策進行了總體規劃:
購買3萬個公益崗位
今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決定安排資金1億元,購買3萬個公益性崗位。把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全部開發出來,用於安置“4050”人員。今年要新建公益性再就業公司100個、勞務派遣組織80個、再就業基地50個、社區就業組織1000個,發展勞服企業400個。
完善公共就業服務網絡
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和三個國家級就業今年將努力打造我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品牌,形成職業介紹服務示範窗口。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高效誠信的職業介紹服務網絡。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今年也準備開展從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到繳納社會保險、提供勞動保障事務代理等“一條龍”服務。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和勞動保障協管員在今年將有針對性地做好就業指導、崗位推薦等就業服務工作。
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萬人
今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預計完成全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萬人。加強創業培訓中心建設,要在開展“創辦你的企業(SYB)”項目培訓的基礎上,着手引進“發展體的企業(IYB)”項目培訓,以創業促就業,全年預計培訓4000人。
實現7萬人就業
爲促進就業,特別做好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今年一年預計將實現7萬人成功就業。同時對於農村進城務工的勞動力,建立“證卡”合一制度,實行就業准入,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與此同時,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農村勞動力,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
完善養老保險制度
今年將把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人員作爲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的重點,依法加大徵繳、追欠力度,年內,繳費人數不低於170萬人。同時將嚴格提前退休審批制度,建立退休人員養老金防冒領機制,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
醫療保險更爲患者服務
本市今年將推出建立統一規範的大額醫療救助辦法等4項新政策,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一是在減輕參保患者醫療負擔方面,推出降低60歲以上退休人員門診起付標準、合併I、II類特殊病門診起付標準、提高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老工人醫療保險待遇等政策。
二是建立新的籌資機制,解決無力參保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大病醫療待遇,採取由市,區縣財政安排部分專項資金支持、困難企業主管部門幫助,對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實行大病醫療保險統籌。
三是研究現行公務員醫療補助資金管理方式和支付模式,提高補助資金互濟能力,保障公務員醫療待遇。
四是建立統一規範的大額醫療救助辦法,試行城鎮居民合作醫療制度。(記者/霍瑜姝 通訊員/馮兆君 崔憲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