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秀珠碩士學歷何來 曝光假的真文憑
中國警方發佈紅色通緝令 全球緝拿貪官楊秀珠
一身粘柔功 賣饅頭的投機升廳長 貪慾填不滿 城建竟成腐敗大本營
改革進入深水區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土地問題成爲熱點中的熱點。手握土地審批、工程發包權力的政府官員一再落馬,高級別官員越來越多。浙江建設廳原副廳長楊秀珠出逃案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個問題高官的來龍去脈,更深的問題是:楊秀珠權力尋租的源泉何在?爲什麼很多官員出事都與批地、蓋樓、造路有關?
謊稱老母染恙告假 預感事發出逃美國
2003年6月14日,一場由浙江省檢察院直接介入的“搜網”行動在溫州展開。搜捕對象是“失蹤”一段時間的溫州市委“安居工程指揮部副指揮”林素華,以及早前被捕的溫州市舊城改建指揮部副指揮高雲光和涉案的相關人員。
之前一個月,一份來自浙江省委的內部電傳小範圍送達省委常委以上省級領導和正省級離退休幹部:“省建設廳副廳長楊秀珠擅自出境,嚴重違反紀律,動機不明,待查。”
再早一個月,2003年4月20日,星期天,杭州。一大早,楊秀珠聲稱老母親病了,要回一趟溫州,並交代下屬“這幾天沒事不要打我手機”。
星期一,建設廳領導打電話給楊,楊手機開着,但無人接聽。星期二,楊秀珠手機還是無人接聽,不久關機。星期三,辦公室繼續聯繫楊秀珠,請溫州規劃局局長代表省廳領導前往慰問楊母。星期四,廳長再次致電,局長說還沒來得及看望楊母。星期五,省廳兩名幹部直奔溫州,楊妹稱“母親好好的,我姐沒回溫州呀?”
其實4月21日,就有一名溫州華僑在紐約街頭看到楊秀珠。第二週,經有關部門調查覈實,楊秀珠確實攜同女兒、女婿、外孫在上海離境,前往新加坡。在楊離開杭州20多天以後,浙江省紀委於5月13日作出立案調查決定。
楊秀珠自動出局的直接原因是其昔日“牌友”頻頻“東窗事發”,其弟楊光榮受賄案被溫州鹿城區檢察院死死盯住,案情朝着她不願看到的方向發展。之前三份由多名老幹部和溫州市部分人大代表簽名的檢舉材料,分別上呈中紀委和浙江省領導,內容毫不隱諱直入主題,“楊秀珠的問題關乎民憤,她是溫州最大的鉅貪”。
官場頻施“粘柔功” 賣饅頭的成副市長
楊秀珠的仕途頗有些傳奇———溫州人都知道,她是“賣饅頭起家”的。“文革”時期,溫州武鬥聞名全國。饅頭店開票員楊秀珠以其潑辣與積極,從“聯站”造反派組織中一路青雲直上,從一個民間女子變爲仕途女明星。
“文革”結束後,楊又一次主動選擇命運。此時楊開始接近省委高層,採用了相當特殊的手法。
楊秀珠瞄上當時的“政治明星”、海島女子民兵連連長汪月霞,並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姐妹”的“階級感情”。楊表露想通過汪的關係認識當時的省委領導夫人———原省婦聯領導。據汪月霞回憶,有一天,楊秀珠帶女兒來杭州開會,故意把女兒放在領導夫人家門口,然後走開,等着領導夫人收留孩子。就這樣,楊達到進入省委高層視野的目的,不久當上溫州婦聯副主任。
仗着一身粘柔之勁,楊秀珠從婦聯主任、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一路升到局長。1994年上半年,在領導極力薦舉下,楊被提升爲溫州市副市長,分管“肥水”最多的城建工作。
“碩士”滿嘴粗口別字 “政績”工程貽害無窮
楊秀珠是個非常滑稽且生動的女人,她的不少粗口和“楊氏酒令”是流傳溫州民間的經典段子。據說,楊的祕書最怕給她寫發言稿,怕她念錯,就在下面注同音字,儘管祕書考慮周到,結果在1999年昆明世博會新聞發佈會上,楊5分鐘的講話稿還是念錯了13個字,雖然她名片上赫然印着“同濟大學碩士研究生———註冊規劃師”。
與楊秀珠打了十年交道的省建設廳原副廳長、專家胡理琛,對省裏提前半年宣佈楊秀珠接替他的位置,至今“耿耿於懷”。胡理琛說,溫州城區原本河網密佈,環境優美,極具江南水鄉特色,但被楊秀珠炫耀爲“政府一毛不拔,事業興旺發達”的得意之作———人民路改造工程,破壞了視覺美感,並造成交通擁堵,貽害甚遠。
胡還透露,當年由楊秀珠策劃併到建設部參加評優的《溫州市舊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被分管規劃的胡發現存在常識性問題。胡建議溫州方面從方案的科學性、邏輯性、藝術性三方面考慮,按程序修改後先報省建設廳審批,再上報建設部。但這份有問題的方案,在楊秀珠千方百計的運作下,終於付諸實施。此後楊在相關的動物園地塊、大士門、馬鞍池、府前街等八個舊城地塊拆遷上大動手腳,把這些土地以低於市場價格一半出讓給有海外背景、並無資金實力和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溫州華僑。此舉引發溫州老百姓的極大不滿。
當時溫州房地產過熱,房價猛漲,有關部門起着推波助瀾、“虛火上升”的負面作用。荒唐的是,就這項民怨百出的舊城改造,竟成爲楊秀珠升任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的“主要政績”。
提拔11人8人受懲 民怨百出“女傑”翻船
據溫州的老幹部說,溫州市規劃局是楊秀珠的腐敗大本營,是其進行“官位批發”的後花園,在她手裏先後提拔過縣處級幹部不下11人,其中一名會計———剛剛被捕的林素華也被提拔到了縣處級領導崗位,這11人中有8名“不爭氣”,因各種問題相繼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
1998年,因調查過違章建築“市長樓”遭楊秀珠打擊報復的原建設局幹部杜玉生透露,在調查中發現羊兒路“市長樓”的基建項目存在沒有立項、施工許可證、招投標以及資金來源不正當等嚴重違法違紀問題時,楊秀珠曾親自出面打電話給建設局領導,要求不要插手,同時又打電話對杜玉生說,“市領導對你很關心,羊兒路的房子給你一套。”杜還繼續追查,過幾天就被調去政協當祕書長了。
2001年年底,中國銀行溫州市分行行長葉徵涉嫌受賄被溫州市檢察院逮捕,2002年,葉徵被溫州市中級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
有“財色行長”之稱的葉徵供出了法國籍溫州商人陳其躍向他行賄48萬元人民幣的犯罪事實,陳因此成爲中國司法機關的通緝對象,不久在深圳羅湖海關被緝拿歸案,引爆了民衆痛視官員腐敗的火藥桶,更使楊副廳長風聲鶴唳。
2002年下半年,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檢察院在偵查溫州市大工聯合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夏愛華受賄案時,發現一名專替生產廠家推銷代理電力設備的電器商人周道聽涉及此案。在查找周道聽的過程中,反貪局順藤摸瓜查出了楊秀珠的弟弟、溫州鐵路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楊光榮受賄18萬元,並涉嫌重大經濟犯罪。
對很多溫州人來說,從楊光榮被捕,到楊秀珠出走,幾乎是可預料到的事情,楊秀珠在溫州的民怨已積累到較深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