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爲慶祝“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聞名全國的津門老字號“風箏魏”老早便開始派專人趕製一巨型風箏“麒麟送子”。沒想到,工匠們在全身心投入創作的同時,忽略了風箏的尺寸和門框的比例,結果總面積達十幾平方米的“麒麟送子”風箏因個頭忒大,至今出不得門。
記者在“風箏魏”大型風箏操作間看到,雖然屋內放置着爲數不少的“大個頭”風箏,但“麒麟送子”在其中卻更顯獨特:面積最大,寬4米,長4.7米。據“風箏魏”工藝品有限公司的謝鴻豐介紹,1936年,“風箏魏”創始人魏元泰在和身邊的幾位朋友商量過後,製作出了首個“麒麟送子”。這個“丈八風箏”當時竟把一名十歲男童成功帶上了半空,在津門轟動一時,傳爲佳話。而“風箏魏”此次的作品,既是傳承前輩的傑作風範,同時也體現了人類飛離地面、遨遊太空的理想,以另一種形式凸現了“神舟五號”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從開始製作到最後完成,“麒麟送子”共經歷了大半年的時間,而在最後階段安排彩繪圖畫部位時,爲了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徵,製作者又特意在風箏外圍加上了一個圓形骨架圈。結果一心投入創作的藝人們的這一“創意”惹了禍:原本嚴絲合縫剛好可以擡出門外的這個渾然一體的硬翅風箏,因爲尺寸一下子加大,價值數萬元的它製作完成後被困操作間中出不得門。謝鴻豐對記者表示,在必要時候,爲了把“麒麟送子”安全運出門來,說不定只好把大門拆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