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英國前內閣大臣克萊爾·肖特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一語驚人:英國情報部門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曾監聽聯合國祕書長安南的電話。此言一出,英國上下一片譁然。2月27日,此事成爲英國所有報刊的頭版新聞,《泰晤士報》的標題是《肖特掀起一場風暴》。英國外交、內政一時陷入難堪境地。
國外大丟臉
此事在聯合國招來一片批評之聲,令英國大爲丟臉。聯合國祕書長安南2月26日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指出,如果有關英國情報部門對他辦公室電話進行竊聽的報道屬實,他對此表示失望並希望立即停止這種做法。安南在聲明中說,此類竊聽活動損害了外交談話的“實性和機密性”,那些和他進行電話交談的人都有權認爲他們的談話是機密的。聯合國發言人埃克哈德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根據1946年的《聯合國外交特權和豁免公約》及其它相關協定,對聯合國進行竊聽的行爲是“非法的”。
對聯合國官員進行監聽,一直是遭到各國外交官痛恨的事情,但也早就是公開的祕密。前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在接受英媒體採訪時說,從我第一天走進聯合國的辦公室就被告之:“你的辦公室被監聽,你的住處被監聽,成員國只要有技術能力監聽,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做,這已是慣例。”目前,聯合國前伊拉克武器檢查官巴特勒和布利克斯也表示自己曾遭到監聽。
英國政府對此十分被動,布萊爾首相雖然當天上午即對此事表態,但到目前爲止沒有對竊聽一事加以確認或否認。英國一些駐聯合國的官員說,英國在盟國和外交使團中的信譽已經大受損害。
國內起爭端
肖特的揭祕,在英國引起的最大爭議是國家安全危機問題。布萊爾首相在記者招待會上態度嚴厲,指責肖特的說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他說,英國安全情報人員爲了國家的利益將自己的生命置於火線上,我們不應該這樣隨意議論。他將肖特的行爲上綱上線,認爲是將國家安全置於危險之中,玷污了安全情報人員的工作。
就在肖特揭祕的前一天,國家通訊總局翻譯凱瑟琳·岡的“泄密”案被法院宣判無罪,已經引起關注。去年2月,在美英說服聯合國通過軍事打擊伊拉克決議之時,一封關於英國協助美國竊聽聯合國安理會成員的祕密電子郵件披露在英國《觀察家報》上,凱瑟琳遭到“泄露國家機密”的起訴。據報道,因爲政府以國家機密爲由拒絕提供進一步證據,法院以證據不足判凱瑟琳無罪。政府和情報部門對此判決存疑,已有重新檢討國家保密法的動議。不少議員認爲,肖特言論對國家情報機構的危害更甚於凱瑟琳。
有些議論說,肖特可能已經觸犯了國家安全保密法,對此,英國內政大臣布倫基特的回答是,我們正在掂量肖特談話的細節。
肖特陷困境
克萊爾·肖特曾經是布萊爾政府中的重臣,做事執著、心直口快。因不滿布萊爾政府對伊政策,她於去年5月辭去了內閣大臣職務。自那以後,肖特是工黨內反布萊爾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在伊戰問題上,她對布萊爾的指責常贏得不少支持者。
但是這一次情況完全不同,肖特遭到了黨內幾乎一致的指責,這甚至包括了對她行爲方式的指責。英國內政大臣布倫基特說,他本人比肖特更接近機密文件,但他從未見過聯合國祕書長安南的任何談話記錄。《泰晤士報》推測,肖特所提到的談話記錄很可能來自聯合國自己的網站,該網站每天都公開安南的所有講話記錄。同樣因反對伊戰辭職的重量級人物、前外交大臣魯賓·庫克對肖特的講話表示驚訝,他懷疑肖特所說的實性,要求肖特要麼證明、要麼閉嘴。他說,這是肖特詆譭布萊爾的政治議程的一部分。肖特的做法“既損害了政府也損害了她所在的黨”。前蘇格蘭大臣海倫·利德爾指責肖特的言論完全站不住腳,力促她保持沉默。她說,肖特顯然有個人的計劃,就是利用一切機會攻擊、損毀首相,可悲的是,她離開政府後,這已經成爲她行事的特點。她的行爲已經把朋友、同事關係正搞亂了。這對國家沒有什麼好處。
《每日電訊報》的評論說,肖特是將個人置於國家之上。關於她可能觸犯國家保密法或可能失去議員資格的說法也越來越多。《泰晤士報》的一篇評論甚至說,這樣的人爲什麼能在工黨政府內留這麼長時間?
癥結在伊戰
英國的國家安全情報部門有着比較特殊的地位,赫赫有名的軍情5處、軍情6處經常成爲小說、電影中的英雄。矗立於泰晤士河畔的軍情6處的巨大建築羣相當張揚,國家通訊總局(監聽中心)去年落成時,報紙上做了圖文並茂的詳細報道。平時,很少有英國人用詆譭的口氣談論國家安全情報工作。
但是,伊拉克戰爭改變了他們的地位。在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情報問題上,情報部門與政府誰在說謊,在人們心中留下巨大問號。凱瑟琳和肖特敢於向情報部門挑戰,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強調英國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是不合法的、非正義的。凱瑟琳在法院判決後說,我相信我做的對。肖特也說,我是用良心說話。實際上,國家利益與正義性的尖銳衝突,正是伊拉克戰爭留給布萊爾政府內傷的實顯露。它成爲布萊爾揮之不去的夢魘。
布萊爾政府近幾個月來,特別是凱利案結束以後,正在極力將公衆注意力轉向內政,不斷加強在安全、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改革力度,以求走出伊拉克戰爭的陰影。但是肖特的舉動,很可能重新將人們的眼光拉回到伊戰問題上。伊戰的合法性如果再次成爲焦點問題,這顯然是布萊爾最不願意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