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日下午,在南京師大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舉辦的第2次學術沙龍上,日本友人松岡環和旅日僑領林伯耀展示了他們收集到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新證據。
松岡環出示了一名隸屬於日軍16師團33聯隊的侵華老兵根據他戰時記載、書寫的長近10米的條幅。條幅用毛筆以日文豎寫,配有自畫的插圖,記敘了他參與侵略中國和1937年12月中旬南京下關江邊集體大屠殺等情況。松岡環介紹說,這名侵華老兵有關他們如何進挹江門的記載,駁斥了日本右翼稱33聯隊從未到過南京的謊言。
侵華老兵在10米長卷上的記敘還說,1937年12月16日,他聽到和親眼看到南京下關江邊屠殺的槍聲不斷,當時日軍在用輕機槍持續集體處決中國人。他曾問開槍的是哪個聯隊,回答說:9師團36聯隊。他還記敘說,從長江上的軍艦上下來一個日本兵,說要找一箇中國俘虜,試試他的軍刀,結果他就用刀殺了一箇中國人。
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的林伯耀,則展示了侵華日軍16師團33聯隊士兵,當時用空白的鐵路“修理報告”作信紙,記錄的1937年12月中旬在南京下關大約有5萬被俘的中國軍人(包括難民),被日軍輕機槍處決的情況。這名侵華老兵說,輕機槍整整打了兩三個小時,殺完後還高喊“萬歲”。
林伯耀還展示了當時日本多家報紙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報道的複印件,那上面用大字標題報道說:“敵屍六七萬”、“江岸一萬五千捕虜”、“捕虜續出敵死體山築”、“敵遺棄死體八萬四千”、“潛伏二萬五千敗殘兵狩續”“死屍累累”,“江上敗兵狩五萬大兵水底”。
林伯耀曾在日本尋找到一名侵華老兵,老兵提供證言說,1937年12月14日,他所在的第一小分隊(因有人負傷,當時只有10個人),外出掃蕩一天就殺了55箇中國人。林展示的另一名侵華老兵親自畫的、回憶1937年12月15日南京下關大屠殺情景的畫上,一排排黑壓壓的放下武器的被俘中國士兵被押來,兩邊有日本“看視兵”。兩挺日本機槍在猛烈開火。只有七八名中國人逃走。這名老兵解釋說,被押來的人中,還有一名40多歲的中國軍官;被處決的中國人沒了帽子和鞋;也有人不願走,“看視兵”就趕他們走。參加屠殺的日本兵說,這是執行上邊的命令。他們用“上邊的命令”來壓着自己的良心。
林伯耀還展示了戰時日本教育的情況,那時日本國內甚至讓小學生寫慰問作文,鼓勵侵華士兵在中國多殺中國人和“支那兵”。松岡環和林伯耀將他們收集到的1937年8月至12月,日本各大報紙的複印件贈送給了南京師大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
旅日華僑中日交流會最近在南京師大設立了項目基金,資助國內的南京大屠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