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是受助者今是助困人
北方網消息:對白芳禮老人的連續報道,對知恩圖報、回報社會之風蔚起起到助推作用。連日來,在與白大爺有關的助人者、受助者、間接受益者之間,交織着愛心,瀰漫着愛心,傳遞着愛心,並已經把這種樸素的情懷延伸到生活其它層面,傳播到了外埠。津門形成的白芳禮效應,鍛造的是一條愛心鏈。
白大爺的受助者如今已紛紛成才。他們中不少身在他鄉通過網絡瞭解到白大爺的近況後,及時來電話、短信或委託親友表示慰問。到今天上午,本報和白大爺家屬等已接到這樣的問候百餘次。
今年就要參加高考的本市學生張傑、趙濤,都是白爺爺的受助者,他們目前可能暫時幫不上白爺爺,但他們會體味、傳承白爺爺的愛心,幫助身邊遇到困難的人。他們二人一直在照顧一位住在萬新村的退休患病老太太,定期上門服務,至今不輟。
已經在濱海開發區工作五六年、擁有自己公司的李志安,在給記者發來的短信中說,他當年在白大爺捐款儀式上,握住白大爺那異常粗糙的手時,就把白大爺當成了生活的榜樣。他每年都給福利院的孩子捐贈。他表示,今後在公益事業上投入的財力和精力都要增加。
從市有關部門提供的信息表明,經對17名獲得白大爺捐款的受助者調查發現,爲公益事業捐過款、出過力者達100%,資助過其他貧困學生、困難家庭者佔80%,60%目前是多種形式的社會志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