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西站派出所,“盜碼賊”黃某自負地說:“我還不是最好的,同行中還有能記住100位數的呢!”民警隨意寫下一組18位數字讓黃某看了一眼,黃某馬上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過了幾個小時再讓他寫,還是不差分毫。難怪許多旅客剛買不久的“201卡”或鐵通電話卡里的金額不翼而飛,原來是“盜碼賊”過目不忘在作怪。
4月20日上午10時許,一個子瘦小、皮膚黝黑的青年男子在西站電話廳附近遊蕩,他在旅客身後東張西望。當發現有旅客在刮開“201卡”或者鐵通卡的卡號和密碼時,該男子就仔細觀看,並按動着手機按鍵。西站公安段的便衣民警攔住該男子盤查,從其手機上發現他剛記錄下來的一串15位數字,經與旅客使用的“201”電話卡覈對,這串數字正是此卡的卡號和密碼。
該男子正是黃某,今年28歲,民警在他身上又發現一張記錄有30組數字的紙條。黃某承認這些都是他這幾天來在商場、鬧市、街道和車站的公用電話廳,趁旅客刮電話卡不備時,盜取其卡號和密碼,然後將電話卡的密碼進行修改後據爲己有。等積攢到一定數額的時候,他就以每百元售出25元的價格向別人出售。
黃某能根據公用電話鍵盤上1至0的10個數字的排列順序,看旅客手指撥號的大概位置,判斷電話卡的卡號和密碼。“先前我的卡號和密碼也被盜過,後來我琢磨了好長時間,纔想到這個辦法。”黃某說。“我在盜用旅客的密碼時先用腦子記,然後在公用電話上更改密碼,改完後再輸入自己的手機,然後再記錄在紙上。”黃某說:“旅客要想防我們這種人,銀行設置1米線的辦法最好。關鍵是旅客自己要警惕、小心,打電話時不要讓自己的身邊有陌生人站着和觀看。”昨天西站公安段對黃某進行了相應的治安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