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形勢嚴峻
國家環保總局4月22日稱,全國“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十五”計劃原定目標難以實現。
就在幾個月前,環保總局曾發佈報告,稱“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十五”計劃目標難以實現。“兩控區”是指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區,包括4個直轄市、21個省會城市、175個地級以上城市和地區,面積約109萬平方公里,控制區內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39%。
2003年全國煤炭消費量陡增到15.8億噸,比2002年增加了2.1億噸,導致“兩控區”和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升,局部地區酸雨增加。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南方城市酸雨頻率超過90%。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如果不加以嚴格控制的話,兩控區“十五”計劃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目標預計難以實現,兩控區內80%的城市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達標難度很大。
環保總局官員認爲,除煤炭消費量陡增影響計劃目標實現外,污染治理項目進展緩慢也是原因。“十五”計劃安排的279個重點二氧化硫治理項目計劃投資409.5億元,可形成二氧化硫削減能力303.7萬噸/年,但是截至2003年,僅有1/5的項目建成。另外,由於電力供應緊張,原定2003年底前關停5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的計劃沒有完成,很多已關機組又復開。
研究表明,我國要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爲1200萬~1400萬噸。按照目前的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預計2020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將達到2800萬噸左右,超過大氣環境容量約1600萬噸,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我國目前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損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在1100億元左右,今後這種污染損失還將不斷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