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1906年天津邑紳鄭菊如以天津西南水閘旁空地十餘畝捐助學校,因該地位於德國人漢納根(Hanneken)開設的大廣地皮公司界內,起初德人不肯相讓,後經張伯苓幾經交涉,遂將鄭氏所捐之地換成電車公司旁邊一塊空地,這片地位於天津城西南的開窪地帶,向有“南開窪”之稱。經過這一番周折後,學校在此起建校舍,1907年秋,由嚴宅遷入新校舍,學校因所在地名改稱“私立南開中學堂”,這是學校稱“南開”之始。學校遷到新校址後,校舍得到擴充,生員增加,私人捐助也有所提高,學校繼續擴充發展。
在這片土地上,嚴修與張伯苓創辦了著名的天津南開中學、天津南開大學、南開女中(現天津第二南開中學)、南開小學。
1937年7月28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天津後,於29日用重炮和飛機將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全部炸燬,南開中學部分被毀。其後,南開學校南遷,形成了重慶南開中學,接辦了四川自貢蜀光中學,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組成西南聯合大學。南開體系在中華大地蔚爲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