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京市政府組織勞動、工商、殘聯、市容、教育、商貿、園林等部門召開了對殘疾人實行優惠扶持的有關會議,會上,出臺了《關於南京市殘疾人實行優惠扶持工作的意見》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今年下半年有望實行。
《意見》中包含了近10條新的優惠措施。其中,第2條規定,勞動部門就業服務機構將免費爲殘疾人就業提供服務,個體殘疾人就業與下崗再就業職工具有同等待遇。符合就業條件個體從業的殘疾人,憑區縣殘聯證明,辦理相關手續可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個體從業符合條件的可按有關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第3條規定,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的,工商部門優先核發營業執照;並且,自批准經營之日起3年內免交個體工商戶登記費等;從事廣告經營的,免收開業登記費和變更登記費。第4條規定,殘疾人勞動所得,可按有關文件減徵個人所得稅。安置殘疾人達到國家規定比例的企業享受有關稅收減免政策。第5條規定,殘疾人可免交人事檔案、人事關係託管費和人才市場、勞務市場門票費。第7條規定,接手義務教育的殘疾學生免交學費,南京市的特教學校和普通中小學的特教班,義務教育階段的在校生試行免交雜費、書本費等;普通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困難殘疾學生也可減免雜費、書本費。第8條規定,各集貿市場優先安排殘疾人個體戶,市容管理等部門應免收攤位費和衛生費。殘疾人免費使用收費公廁。第9條規定,農村殘疾人減免“農業稅”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第10條規定,殘疾人在報上刊登《南京市盲人免費乘車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遺失啓事費用減半。第11條中,移動和聯通公司短信服務業務,對聾啞人實行手機短信優惠服務。
生活小區“障礙”多
據瞭解,南京目前約有22.8萬名殘疾人,其中,聾啞人約10萬名,肢體殘疾者約1萬名,盲人近2萬名。無障礙設施的不夠健全和規範給殘疾人出行、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據瞭解,殘疾人需要的無障礙設施包括坡道、盲道、電梯語音提示、地鐵字幕語音報站、紅綠燈語音提示、扶手電梯、地下通道起點和末梢顯示盲文、殘疾人廁所蹲坑等。
根據市建委和市殘聯聯合發佈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工作計劃,主幹道及商業街、步行街應設置盲道,公園、廣場、商業區及重點公共建築的人行道口應設提示盲道,公交車站等候區設置提示盲道,人行橫道設有過街音響信號裝置。並且,今年起新建的公共項目,必須100%“無障礙”。已建成項目和住宅建築需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造。
市殘聯組聯處吳立告訴記者,經常有殘疾人反映,小區是殘疾人活動最頻繁的場所,但小區無障礙設施建設最差。無論是小賣部、浴室、理髮店、便利店,還是居民樓樓道都很不方便。其次,肢殘人反映較多的是交電話費難,一般都要通過朋友鄰居幫忙代交。
無障礙設施多數成擺設
殘疾人是弱勢羣體,社會積極提倡助殘,但我們身邊的無障礙設施,有多少真正使用了呢?
新街口某商場門口,隨意擺放的自行車、助動車佔據了整個盲道,在記者的追問下,商場一名保安說:“這裏是商場專用的,這裏不給行人走。”而在漢中路上,部分盲道因爲施工而被泥土掩埋,有的甚至在盲道上建起小賣部和書報亭,某佔據盲道的書報亭老闆是這麼跟記者說的:“我不知道這個是盲道,而且這個是區裏統一安排的,你要問就去問區政府吧。”在步行街的入口處,警告車輛止步的柵欄佔用了盲道,有關負責人解釋:“我們這裏是24小時都有人看守,遇有盲人我們會把柵欄移開。”
記者走訪了一些商場、書店、飯店、電影院、地下通道以及銀行,其中只有3家商場有殘疾人通道。6家商場內只有兩家商場有殘疾人專用廁所,但也是形同虛設,一家商場的殘疾人專用廁所已損壞,至今未修理;另一家則已經闢爲清潔工人堆放雜物的場所,當記者問到能不能用時,清潔工人向記者擺手說:“不給用不給用。”
殘疾人就業是難題
一聽到“就業”二字,下肢殘疾的大學生劉星直嘆氣,他說,自己學的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在學校多次獲得獎學金,併入了黨。畢業前到現在跑了不下80次人才市場,但用人單位一看到自己的腿就把簡歷還給他了。直到現在,他畢業5年了,仍未找到工作。
據瞭解,全市共有22.8萬殘疾人,城鎮戶口有勞動能力的約6.5萬人。殘疾人一般通過集中安排就業、分散按比例就業和自謀職業3種方式就業。目前,6.5萬人中就業的只有3萬人左右。南京殘疾人就業狀況在全省還比較落後,很多殘疾人就靠一點低保金生存。
在去年江蘇省和南京市殘聯對江寧、白下、下關3個區縣237名殘疾人的抽樣調查中,城鎮殘疾人人均月收入只有400元,農村殘疾人年收入僅達到2000元。被調查的殘疾人中,文盲就有64人,農村文盲則高達85%,只有4人受過高等教育,有114人靠低保金生活。被調查者絕大多數想找份工作,但僅有14人有求職意向,只有7人享受了醫保。
據市殘聯教育就業處張小清處長介紹,按照市政府200號文,各單位必須按照1.5%的比例吸納殘疾人就業,否則需交納相應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歷年對企業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執法檢查中,大多數企業安置情況不好。記者近日跟隨市殘聯檢查發現,雨花臺區的南京聖韓玻璃廠一直未按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政策吸納殘疾人就業,也未按政策交保障金,市殘聯工作人員從去年開始不下5次上門,但一直都不讓進。這次他們以工廠裁員和重體力活作爲理由,在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問題上沒有任何改善。經過市殘聯工作人員的政策介紹,這家合資企業這才表示願意積極配合,把意見交給高層討論。
殘疾大學生就業也很困難,很多殘疾大學生雖然品學兼優,但就業四處碰壁。市殘聯登記在冊的殘疾大學生,只有一成多找到了工作。很多大學生待業四五年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