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水扁的“520就職典禮”,有抗爭,有質疑,有緊張,有恐懼,但卻沒有能夠支撐於其後的正當性和民心民意。選舉的爭議尚未平息,臺灣政局的動盪、社會的動盪和人心的不安也不會因“5·20”而結束。
“5·20”:8000警察護衛陳水扁“就職”
在此起彼伏的質疑聲浪中,陳水扁終於盼到了“5·20”。說來也是上臺的“典禮”,但道具卻是貼身套着的防彈衣、擋在眼前的防彈玻璃罩以及雖現場見不到,但早已備好的拒馬和蛇籠鐵絲網……因爲爭議一直未曾停歇,所以格外怕人前來鬧場。在陳水扁和他的團隊看來,“5·20”如同一個關口,只要過了這一關,權柄即已在握,島內對其執政正當性的質疑也會隨之遞減,因此他盼這一天,而且盼得急切。近些天來,島內圍繞“5·20”的活動,各種消息紛紛擾擾,從中不難看出窺覷權位者與抗爭民衆間的巨大反差。
子彈“總統”,民衆不服
來到陳水扁即將舉辦所謂“就職典禮”的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到處可見警務人員,但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三三兩兩的抗議民衆。在正對着典禮場所的國民黨黨部大樓,一巨幅標語從樓上垂懸而下,上書“有真相纔有‘總統’”幾個大字。沿街的牆上張貼着“5·20人民公審會”、“子彈‘總統’,全民不服”、“真相不明,嚴禁就職”等大小不一的標語。頭纏抗議布條的民衆聚集在這裏,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對此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及即將到來的“5·20就職典禮”表達着自已心中強烈的不滿。一位頭髮已花白的老人手持抗議標牌站在路邊,驕陽和高溫讓他不住地擦拭着臉上的汗。他說,他從3月20日就在這裏進行抗爭,一個多月過去,從未中斷過。“我只想要事情的真相,這次選舉有太多的疑點,有太多的不公平。”
此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3月20日出爐的當晚,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當即就表示這次選舉“不公不義”,且“疑雲重重”,遂以參選的另一方陳水扁、呂秀蓮爲被告,向島內司法機構提出了“當選無效之訴”。
從那時起,島內的民衆抗爭活動就沒有中斷過,每到週六,就有民衆來到凱達格蘭大道戴着口罩,手持標語默默地沿街行走,周復一週,不斷不輟。而島內。泛藍陣營在進行訴訟的同時,也在準備於“5·20”當天舉行有組織的抗議活動。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就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民衆在悽風苦雨中靜坐與絕食,爲的就是要追求真相、公平與正義,但人民的卑微要求,陳水扁卻充耳不聞,“是陳水扁逼迫人民走上街頭”。
對於“泛藍陣營”因質疑選舉不公而發動的持續抗爭,陳水扁當局則指稱爲“無理取鬧”和“輸不起”。島內藍綠雙方圍繞選舉一事進行的政治攻防不斷,衆多民衆則從中看到了臺灣所謂民主的假象。在這種情況下,陳水扁執政當局上臺施政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遭到極大的挑戰。
在距陳水扁舉行“就職典禮”剩下不到一週的時候,“泛藍陣營”確定了要在“5·20”同一天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我們繼續向前走”的集體抗爭活動。從地理位置上看,“泛藍陣營”舉辦抗爭活動的地點,與陳水扁“就職典禮”的場所是在一條街上的兩端。一頭在搞“慶典”,而另一頭卻在抗議示威,這就是臺灣目前政治生態的現狀,而且也將成爲坐上權力寶座的陳水扁在未來4年裏揮之不去的夢魘。
草木皆兵的鬧劇
面對民衆的抗爭和不滿,作爲當權者的陳水扁不僅尷尬,而且少不了擔心和害怕。在如此的心境下,“5·20”當天陪伴和防護陳水扁的警察就變得超乎尋常的多。據報道,臺北市已佈置了約3500警力投入“5·20”的安全防護工作,加上向“警政署”申請的106個分隊總數達5000名的保安警察,是日將有8500多名警察在“典禮場所”周圍負責安全維護與交通管制。
陳水扁不放心,警察也就輕鬆不了。一段時間以來,島內各種流言層出不窮,一會兒有人揚言要“行刺陳水扁”,一會兒又傳言有人要用“遙控飛機載炸彈”襲擊儀式現場……更有甚者,日前島內警方在高雄地區發現了幾枚軍中用的火箭彈,無獨有偶,在距“5·20僅有一週時,在臺北西門町的垃圾桶內又發現了3顆制式手榴彈。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種種傳言,也不論真假,都讓當局緊張不已,於是島內警方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防護措施。
據報道,臺灣“國安局”規定,5月20日當天會在管制區內設置12個入口檢查哨,安置金屬探測器;受邀20萬與會人士必須憑證入場,證件限本人配帶,不得轉讓他人;禁止攜帶大型手提包、照相機及違禁品;“國安特警”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回巡視。臺灣當局有關部門負責人由表示,“國安部門局”曾就“5·20”維安多次進行模擬與防範,包括觀禮臺前後進行嚴密監控,對於類似“車臣攻擊模式”,特勤中心也針對目前搭建舞臺人員與施工材料進行查覈管控,以確保安全要求。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目前“國安局”規劃在觀禮臺四周,以四尺寬、八尺長的三組防彈玻璃隔離羣衆,同時在周遭制高點佈置哨兵,包括國民黨中央黨部頂樓,“國安部門”也以協調方式,管控人員出入。“內政部警政署”還專門擬訂12種可能狀況,預作因應,其中包括反炸彈攻擊和反遙控飛機攻擊的處置方案。
面對當局的緊張,島內輿論則語帶譏諷地指出:“暗殺,就像一種傳染病。只要出現一次,就好像被詛咒一樣,很可能就會出現第二次,第三次……自從臺灣大選出現‘暗殺’陳水扁的創意,後來人受到啓發,會絡繹不絕在這條政治歪路上走下去。”
陳水扁的“5·20就職典禮”有抗爭,有質疑,有緊張,有恐懼,但卻缺少了一般典禮最具有的喜慶,其實這還不是全部,這場被島內民衆稱爲鬧劇的“典禮”最缺的,是支撐於其後的正當性和民心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