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專稿:塘沽洋貨市場在天津可謂盡人皆知,市場內產品涉及進口小家電、服裝服飾、手錶、箱包鞋帽、工藝品等20多類,品種達萬種以上。可洋貨市場上賣的可不都是“洋貨”,“假貨”已佔據了這裏的大部分市場。近日,記者來到洋貨市場進行了暗訪。
“偷水、偷電器”公開叫賣 小販“偷着樂”
在洋貨市場內,隨處可見小販兜售一種名爲“偷着樂”的“節能器”。這個外形爲灰藍色的小盒,攤主們聲稱能直接連接家庭電源插座,達到節能目的。小販在一個安裝了電錶和燈泡的接線板上演示,使用一個“偷着樂”,可達到“節能”20%的效果;使用兩個,可“節能”40%;最多一戶家庭可接3個,其結果就是可使電錶停止運轉。
 |
| “偷着樂” |
 |
| 偷水“磁鐵” |
在其它攤位上,記者還發現有小販在叫賣偷水“磁鐵”。爲招徠生意,他們在攤位上安裝了自來水簡易設備,現場演示如何偷水。“你這東西能管用嗎?”記者詢問小販。“什麼話,管不管用你自己看……”小販說着把“磁鐵”從水錶上拿開,水錶上計量水流量的小輪兒立刻開始轉動,小販再重新把“磁鐵”放在水錶上,小輪兒轉動立馬停止。“你賣這東西,在市場上就沒人管嗎?”小販笑了笑沒有說話。攤位旁的一名羣衆答話說:“管?這兒賣手槍都沒人管!”據當地羣衆介紹,這些攤主賣的“磁鐵”就是蒙人騙錢的,他們現場演示使用的水錶都是經小販們自己加工改造過的,消費者購買後,恐怕攤主要“偷着樂”了。
 |
| 管制刀具 |
 |
| “蒼蠅粉”(一種迷藥) |
 |
| 假筆 |
 |
| 夜視鏡 |
 |
| 假表 |
販賣假貨明目張膽 樂買假貨心照不宣
傳說最早的時候,這一帶都賣真正的“洋貨”,大都是些走私貨,後來打擊力度變大,走私貨漸少,卻涌來大批的“假貨”。在市場內,幾乎每一個攤位和櫃檯都出售假貨,經營者們也毫不掩飾是在賣假貨。顯然,這個洋貨市場在前幾年還以賣走私貨聞名一時,如今走私貨沒有了,假貨或仿洋貨則成了市場生存的基石。
市場內,假表、假筆、假包隨處可見,甚至還有小販叫賣竊聽器、“蒼蠅粉”(一種迷藥)等違法商品。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這裏所謂的洋貨基本上都是假冒僞劣商品。一些不法之徒看到了洋品牌帶來的效益,公開製售假冒洋品牌的手錶、箱包、服裝等商品,以謀取暴利。明知是假貨,買的人爲何如此之多呢?“名牌那麼貴,即使買了也擔心丟了、損壞了,而那些假名牌有的做工也挺好,還能追求一下時尚,不喜歡就扔了,也不會太心疼,何樂而不爲呢?”一正在購物的姑娘說。一位外地來買公文包的顧客和精品店老闆討價還價得非常激烈,原來,這位顧客要低價買10個假“鱷魚”皮包,回去當公司的紀念品,老闆嫌顧客給的價錢太低,因此兩人還了半天價。老闆告訴那個外地顧客,很多單位的人都來這買這種包回去當紀念品,但都比他的價格高。記者也看到,有一些顧客一下子就買了十幾個同樣的公文包。
假貨售價再低,售假者獲取的暴利也是相當可觀的,同時,樂買假貨者又大有人在,這就使得這些售假者越發猖狂。
假貨買賣陷入怪圈 洋貨市場何去何從
從整體上講,目前天津的洋貨市場給人的感覺是不倫不類。說起洋貨,比較之下,位於北京建國門附近的老番街反而更像是洋貨市場,儘管賣的全都是動物的毛皮大衣;提及小商品市場,則顯然也無法與義烏、漢正街等國內小商品批發市場的領軍者同日而語。更重要的是,這裏的洋貨基本上都是假貨。
記者在採訪中感覺到,洋貨市場的假貨買賣實際上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就是根本不需要任何掩飾,其公開氾濫的程度令人吃驚。售假者如此猖狂,難道就沒人管嗎?管轄洋貨市場的撫順路工商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工商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查照和維護合法經營,其實如果仔細查起來,洋貨市場內的東西都有問題,但現在既然消費者願意購買,經營者也能從中賺到錢,工商部門也是沒有辦法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洋貨市場是改革開放初期,物資並不充足的情況下的產物,那時人們缺乏對“洋貨”的認識,又有了一定的資金追求高檔的商品,於是洋貨市場纔有了“風光”的空間。如今,人們對“洋貨”已經“見怪不怪”,對品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加上國家對“走私”的打擊,洋貨市場只能變成了“假貨市場”。而逛洋貨市場的人也都只是爲了圖個“熱鬧”而已了。在目前的現實情況下,洋貨市場的出路在於二次創業。首先要進行引導,而不是圍堵,洋貨市場只有清醒地認識到時代變了,必須要進行二次創業,把自己培養成爲大的批發商,才能健康有序地生存和發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