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將嚴格控制大熊貓出國數量,嚴禁把從野外捕捉大熊貓用於與國外開展的繁殖研究合作中。這是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卓榕生在10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的。
這位長期從事野生動植物研究的專家說:“雖然有很多國外動物園和國際動物研究保護組織提出租借大熊貓的請求,但中國政府對大熊貓出國始終採取的是非常慎重、從嚴控制的態度。”
他介紹說,截至目前,中國對外提供用於大熊貓繁殖合作項目的大熊貓只有17只,加上他們繁育的後代,共有23只在國外生活。
大熊貓是與恐龍同時代的珍稀動物,在中國被譽爲“國寶”。1957年到1982年,中國將24只大熊貓作爲“友好使者”贈送給前蘇聯、朝鮮、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聯邦德國九國。自1985年以後,大熊貓要到國外生活,只能以租借或雙方合作進行大熊貓科研的方式實現,這些大熊貓及其後代都屬中國所有。
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第三次全國大熊貓資源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野外大熊貓數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1110多隻上升到1590多隻,人工圈養的大熊貓達到161只,其中人工繁殖的個體佔70%。目前,中國已克服了大熊貓繁殖過程中的“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的三大難關,大熊貓幼仔成活率已超過了90%。
在解釋爲何嚴控大熊貓“留洋”時,國家林業局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嚴旬說,目前中國國內處於育齡期的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僅有幾十只,既要滿足國內展出的需求,又要考慮到野外放歸計劃的需要。如不嚴控“留洋”,將對集中優勢個體來加快大熊貓種羣發展不利。
“中國政府一直積極開展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大熊貓繁殖研究方面的合作。但在現階段嚴格控制大熊貓出國數量是十分必要的,這將直接關係到未來中國大熊貓種羣數量和基因的穩定性,”他說。
目前,中國與世界不少地區和國家開展了廣泛的大熊貓合作繁殖研究。大熊貓作爲研究對象被送往香港和國外(如美國的聖迭戈動物園、華盛頓動物園、亞特蘭大動物園,日本的王子動物園、和歌山野生動物世界以及朝鮮、德國、墨西哥等地)。至2001年底,世界上有6個國家和地區的32家動物園、保護區或野生動物世界圈養大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