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家住紅旗區的方先生來到長沙市港務局客運總公司,向工作人員詢問水上殯葬的有關事宜。年約50歲的方先生說,他臥病在牀的父親已是77歲高齡,跟子女談起身後事時,多次表示希望百年後能魂歸湘江。當方先生得知該公司此前已經開展、而且正在進一步大規模開發水上殯葬業務時,連稱可以給老父親一個滿意的答覆了。
其實早在5年前,長沙市港務局客運總公司就應一位死者的家屬之託,首次承辦了既簡樸又隆重的水葬儀式。到目前爲止,該公司已經承接了水上殯葬業務近20次。影響最大的兩次當屬去年8月2日和今年5月4日:一位出生於長沙的知名美籍華人王女士將百歲老母的骨灰撒進湘江;原中建四局退休工程師張鼎芳的水葬遺願得以實現,老人去世後,家人遵照遺囑將其骨灰撒向湘江。這兩次有特殊意義的水葬,讓習慣於到殯儀館告別逝者的長沙市民,對形式全新、過程簡化的水上殯葬有了更多瞭解。
專用船隻正在打造
擁有永不枯竭的湘江水資源和適應殯葬改革的潮流,加上近20次水葬經驗的“原始積累”,成爲長沙大規模開發水上殯葬的前提。長沙市港務局客運總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將死者骨灰撒入江河並非長沙獨創,像廣州的珠江,早就成爲部分觀念超前的市民熱選的“流動墓地”,但是將不爲大多數市民理解並接受的水上殯葬,提到一個產業的高度,長沙應該是首開先河。
目前,水上殯葬的專用船隻正在改造和新建。據記者瞭解,專用船隻上將設立莊重肅穆的靈堂,可擺放花圈,能容納一個10人左右的樂隊,並配備了音響,可供150人同時上船祭奠。與此同時,專用船隻還將配備統一着裝的6名船員、兩名服務員和兩名專業“司儀”,爲撒放骨灰的死者家屬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
喪禮費用千元左右
家住長沙市潮宗街的鐘老先生10天前去世,家人忙碌了一個星期,老人總算入土爲安。老先生的子女昨日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遺體火化後,購買骨灰盒和墓地、舉行告別儀式、下葬時租用車輛,再加上其他費用,開支高達1.2萬元。
據記者瞭解,在長沙喪葬市場,鍾老先生的下葬開支還只能算是“中檔”,喪葬費用在1萬元至3萬元的比比皆是。難怪有不少長沙市民感嘆:如今是病不起人,也死不起人。喪葬開支已經成爲老百姓的一個沉重負擔。
與傳統的喪葬形式相比,水上殯葬就簡單多了:不要購買骨灰盒和墓地,更不用興師動衆爬山涉水去墓園操辦下葬儀式。如此一來,費用自然就大打“折扣”,舉辦一場水上葬禮只需開支千元錢左右。
線路由家屬選定
在長沙市港務局客運總公司此前承接的近20次水上殯葬業務中,撒放骨灰的線路一般都是從輪渡碼頭出發,經過橘子洲頭,前往南大橋,再繞道月亮島,返回輪渡碼頭。水上殯葬的業務大規模開發並進入市場化運作後,撒放骨灰的線路將由家屬自主選擇,甚至可以沿江前往株洲、湘潭和岳陽等地。
不跟活人爭土地
從上個世紀九十代開始,長沙的修墳建墓之風曾一度興起,耕地變墓地、青山成墳山,死人與活人爭地造成土地急劇減少。如今令長沙市民尷尬的事實是,墓地離市區越來越遠,墓位價格越來越貴。
一位曾經乘坐快艇在江面撒放骨灰的死者家屬,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水上殯葬的大規模開發,不僅讓星城百姓‘在家門口下葬’的願望變成現實,而且能省去令不少人難以承受的大筆墓地開支。”
尤其具有長遠和典型意義的是,一位魂歸湘江者少佔一塊墓地,便爲子孫後代多留下一塊生存空間,這種彌足珍貴的土地資源,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
聲音
環保部門骨灰不會污染環境
骨灰撒入湘江會不會污染環境?長沙市環保局的有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人體焚燒後產生的骨灰,屬無機物碳酸鈣,並非有毒有害物質,不會引起水質污染。而從火化角度來看,溫度高達800—1200攝氏度,有害病菌根本無法存活,包括傳染性極強的肝炎病毒、結核病菌等。骨灰撒入湘江後,很快就能被江水稀釋,不會造成污染。目前,國家也沒有針對骨灰撒河出臺監測項目和禁令。
民政部門倡導骨灰處理多樣化
長沙市殯葬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昨日表示,政府一直倡導樹葬、花葬、水葬等新型葬式,倡導骨灰處理的多樣化,提倡勤儉節約辦喪事。有一些市民出於講排場,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辦喪事,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民政部門也曾考慮在長沙一年一次組織市民進行海葬,但由於路途較遠、出海租船費用昂貴,暫時還沒推廣。
市民觀點一爲後人省了地
家住回龍山的章女士認爲,水葬可以把更多土地資源留給後人,比立碑造墓更有積極意義。
市民觀點二爲親人省了事
家住湖南省商業廳大院的李先生認爲,將父母的骨灰撒入河中後,可以在網上爲父母設立紀念堂,隨時可以上網爲父母獻上鮮花、寫幾句心裏話,這樣更省事。
價格比較:
傳統墓葬水葬
骨灰盒95元—1萬元不等家屬自選器具
遺體告別費170元/小時(容納20—30人)
400元/小時(容納50—60人)
600元/小時(容納100—200人)租船費用800—1000元
墓地費4000元(普通墓)
7000元—8000元(中檔墓)無
1—1.2萬元(高檔墓)
1.8—2萬元(豪華墓)
藝術墓面談
相關鏈接
南京實行江葬14年
南京市自1990年舉行首次江葬以來,已前後開展了18次集體骨灰撒江活動,已有7000多名死者的骨灰撒進長江。
上海北京流行海葬
據瞭解,我國不少城市都推行海葬,並且越來越受歡迎。例如,上海1991年3月就舉辦了首次骨灰撒海活動。到2003年底,該市已舉辦了34次海葬,有4591份骨灰在在海中棲居。
北京從1994年5月到2003年3月共舉辦骨灰海撒活動34次,已有近4000份骨灰融入大海,有7000多人蔘加了海撒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