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央視記者意外受傷鮮血直流 |
 |
| “緊急救援”真實上演 |
今天上午10時,瓊港攜手進行的2004年南海聯合搜救演習處在緊張的預演過程中。搜救船與“遇難”船在三亞灣海域上,這裏離岸有20多海里。
海上正在進行消防、清污的演練。此時,風大、浪高。在“揚帆一號”採訪的中央電視臺科技專題部“走向科學”欄目記者陳曉夏正在攝像。他不停地在船艙和甲板間來回走動。在他再次進入船艙時,本是像鐘擺一樣晃動的船突然上下顛簸。10時34分,“砰”的一聲,他的頭撞在了船頂,他晃着走到裝有攝像器材的包前,鮮血直流,人倒在船艙裏(圖一)。
一個海上搜救演練中的事故發生了。此時,他需要的是真的救助。而在船艙裏,能爲他提供救助的人只有本報記者。
此時,“揚帆一號”還在海上晃動着。這本是一艘旅遊船,按理船上要配備一些如消毒、止血等簡單的醫療救護設備。可正在開船的王聯說:早上出船太早,我們忘帶了。船上能用上的唯一“藥品”就是一卷餐巾紙了。
陳曉夏躺在船艙的凳子上,一卷餐巾紙捂着頭。這時,船艙外的海事局的工作人員回到船艙,他們欲與指揮部聯繫,因爲搜救演習隊伍中有醫療單位的人員參加。可船上沒有一部對講機。看着附近的一艘艘救援船不停地從“揚帆一號”通過,海事局的工作人員揮手、大喊都無濟於事。他們在忙着演習,而此時最需得到救護的人卻只能躺在船上流血。
10時50分,海事局的工作人員與岸上的120取得了聯繫,省第三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接到電話後便趕到了三亞碼頭。“揚帆一號”火速開往碼頭。
而此時,開船的王聯發現船也出了故障,原本可以保持10節以上速度的快艇,此時速度只有5節。
演習在繼續着,一艘艘參加完預演的船隻正在接受檢閱。受傷的央視記者頭上的血也不停地流。
11時15分,船上了岸,陸地上的救護工作立即開展起來。不到兩分鐘,止血後的陳曉夏被送上救護車(圖二)。1小時後,陳曉夏縫了幾針,又回到採訪崗位上。海上受傷讓他親身體驗到海上搜救的難度。
|